[实用新型]行李箱滑轮无效
申请号: | 93222223.4 | 申请日: | 199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宏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洁敏,黄力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滑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行李箱滑轮,尤指一种方便安装使用的行李箱滑轮。
一般较大型皮箱的设计,均于底部设装有供拖走移动的滑轮组,如图5和图6所示,皮箱本体30的底部各端角位置分别以螺栓31固设有滑轮固定座32,而于滑轮固定座32的中央平面上则锁设一组滑轮33,通过滑轮33的轮面转动,使整只皮箱体可方便地在地面上滑动。此种滑轮的组装设计,首先就其结构方面而言,大都呈一固定式的装设,整组轮具仅具转动移位的功能;而且因为整个轮组是以螺栓31直接固设于滑轮固定座32的底面中央位置,故而就滑轮33而言,其完全以固定的方式直接锁装,其于移动位置时或可达到方便的目的,但当要定位置放时,则又因为滑轮33的滚动特性,而使整个皮箱的定位不易,形成置放的困扰;且当轮体坏损时,须整组换掉,有些以铆固设计的皮箱体,可能会损及整个皮箱的使用寿命,甚至使皮箱报废丢弃,实在很可惜,而且丢弃的皮箱体还可能造成废弃物处理上的环保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方便组装、更换使用的行李箱滑轮,其可随使用的需要,将滑轮做组装或收藏,使整个皮箱的移位自如,摆放稳固且具有方便实用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行李箱滑轮主要包含有一船形滑轮固定座,座体两端分别设有穿孔,可用螺栓将其安装于皮箱本体的各端角位置,座体的中央预设有平面位置且于两侧分别设一道供插合的槽道,槽道入口端靠箱体的侧中央处设有一微向外凸出的弹片;一与滑轮固定座配合的滑轮组,该滑轮组含有一滑轮座和一滑轮,滑轮的顶部设成平板状,板体的两侧下方则微向内缩入,使板面的两侧形成凸出状的插合轨道。组装时,仅需将该插合轨道对正固定座的两侧槽道插入,并使其插到槽深底部,即可与槽道入口侧凸出的弹片卡合,完成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座的槽道可由两相对的L形片相对组装而成。所述的卡合用弹片为一U形微凸出的弹片。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轮组的组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轮组的组装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操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为一般常见的皮箱滑轮组的组装分解图。
图6为一般常见皮箱滑轮组的组装实施例的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滑轮固定座和一个滑轮组。请参阅图1和图2,滑轮固定座10的船形外观大致与一般组装用的固定座相似,座体两端向上弯弧的板面上设有穿孔11,螺栓12可穿过该孔将座体锁合在皮箱本体的端角上。座体中间段设成平面状,该平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可插入的槽道13,该槽道13可以L形状的板体形成,槽道13的末端设成封闭端,另一端则为插合的端口。插合端靠箱体的弧面中央设有一由U形槽14切割成的弹片15,该弹片15微凸出到插合端的平面,其作用是与滑轮组卡合。滑轮组含有一滑轮座21和一滑轮20。滑轮20的组合与一般常见的滑轮组合最大不同的部份在于滑轮座21的结构,其顶面为一平板22,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凹落的凹弧端缘,使板面的两侧自然形成凸出的卡合轨道23。组装时将滑轮座21的平板22两侧的凸出卡合轨道23对正固定座10中央平面所设的插合槽道13插入,待整个滑轮座21插合到插合槽道13的底部封闭端时,设于插合端靠箱体一侧的弹片15便会自然的向下弹出卡合,抵住插入的滑轮座21的平板22,使滑轮座21整体可固定地插组于滑轮固定座10上,不会任意滑出并方便箱体的移动。
当需要更换滑轮或便于箱体稳固方置时,仅须将卡合的弹片15向上按入,使其脱离凸出卡合的位置,即可方便地将整个滑轮组顺利的向外抽出取下,使箱体摆置时可定位不会任意滑移,或方便损坏后的换装,整个换装或拆下的过程完全不需使用任何器具,极为方便,而且无需任何高深的技术,尤其适合于外出旅行的人自己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极具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宏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何宏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2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