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本奈氏骨折牵引外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4202.2 | 申请日: | 1993-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尔年;王绍山;丁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尔年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京同,董一宁 |
地址: | 3000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牵引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固定器,特别是用于治疗本奈氏骨折牵引的外固定器。
本奈氏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掌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而言,为手部常见的较严重损伤,骨折整复比较容易,但很难得到稳定可靠的外固定。目前治疗本奈氏骨折有单纯石膏固定,外展极毡垫固定,手法复位石膏管型指骨牵引,手术切复位内固定等治疗方法。外展板毡垫固定法治疗本奈氏骨折不能稳定保持骨折解剖复位,毡垫压迫骨折处皮肤还容易发生皮肤坏死合并症及第一掌腕关节的粘连。手法复位石膏管型治疗本奈氏骨折虽然将指骨牵引,但是不能维持骨折解剖复位的稳定性。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法骨折复位良好,但需要进行手术,尤其是将金属内置物取出还需进行第二次手术,同时极易发生感染造成骨折愈后掌指功能发生障碍。总之,上述各法对于治疗本奈氏骨折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需手术即可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骨折愈后掌指无任何后遗症的治疗本奈氏骨折牵引外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前臂、腕、掌可屈伸托板,手功能位可调性立柱,牵引架和背伸托板组成。上述托板为扁体,前部与后部绞接。上述立柱为柱体,其中部纵上有一与牵引架上螺栓相配合的沟槽,立柱与托板前部垂直固接。上述牵引架为弧形扁体,并通过其中部的可调轴心孔及螺栓与立柱上的沟槽连接,其上端弯折,在折边上有若干个与牵引弹簧拉勾相配合的牵引调节孔,其下端向外弯曲与手部大鱼际相符,形成护板部。背伸托板通过牵引架上的螺栓与牵引架连接,并与护板部有拇掌骨前后形成夹板,以保证拇掌骨远端的背伸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可调性能好;2、复位稳定性高;3、无任何副作用;4、设备简单,价格低廉,简便多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应用图。
附图3:背伸托板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前臂、腕、掌可屈伸托板(1),手功能位可调性立柱(2),牵引架和拇指掌骨背伸托板(3)组成。托板的前部为形如腕拳投影状的腕拳托板,后部为长方形的前臂托板,前部和后部绞接。立柱为柱体,其中部纵上有一与牵引架上螺栓相配合的沟槽(4),立柱与托板前部垂直固接。牵引架为弧形扁体,通过其中部的可调轴心孔(5)及螺栓与立柱上的沟槽连接,可调轴心孔最好为三个,牵引架的上端弯折,在折边上有若干个与牵引弹簧拉勾(6)相配合的牵引调节孔(7),其下端向外弯曲与手部大鱼际相符,并有毡垫包裹形成护板部(8)。拇指掌骨背伸托板为“靴”形,通过牵引架上的螺栓与牵引架连接,并与护板部在拇指骨前后形成夹板,以保证拇掌骨远端的背伸位。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腕托于前臂,腕、掌可屈伸托板上,以胶带固定于腕上部分,悬吊于颈部,手握可调性立柱,拇掌指骨处于外展背伸位,并固定在护板部和背伸托板之间,用胶布粘于拇指远端与一透明橡胶皮筋连在一起,根据骨折部位所需牵引力的大小,适当调整牵引弹簧拉勾与拇掌指骨的背伸位,使之保持一定角度的外展背伸,角度调好后旋转牵引架上的螺栓,将角度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尔年,未经李尔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4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冰箱用微功耗二位三通电磁阀
- 下一篇:发声防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