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回液式漏斗无效
申请号: | 93224229.4 | 申请日: | 199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全仁 |
主分类号: | B67C11/00 | 分类号: | B67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回液式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回收容器口残液的漏斗。
目前,回收容器口残液的专利和漏斗的专利有很多,但还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装置,相对固定安装在容器口上,既能够作漏斗,又可通过该装置向外倒液体,并且在倒液后可回收容器口的残液。
现以安装在瓶口使用时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1为防尘盖剖视图。
附图2为回液式漏斗本体剖视图。
附图3为回液式漏斗本体俯视图。
参见附图1、2、3,防尘回液式漏斗由防尘盖(11)和回液式漏斗本体两部分组成。回液式漏斗本体由输液管(21)、密封环(22)、密封固定帽(23)、固定帽内环(24)、加强筋(25)、锥筒斗体(26)、出液槽(27)和输液口(28)组成。使用时将输液管(21)插入瓶口内即可。输液管(21)外有若干个密封环(22),它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液体从输液管(21)和瓶口内壁之间流出,同时可使回液式漏斗本体更牢固的固定在瓶口上。密封固定帽(23)将瓶口外壁包住,固定帽内环(24)填充到瓶口外壁的凹处,使其固定地更牢。这样插入瓶口内的输液管(21)和瓶口外壁的密封固定帽(23),就可将回液式漏斗本体牢牢的固定在瓶口上。加强筋(25)在固定帽内均匀分布若干个(本实施例为4个)。锥筒斗体(26)底部为锥状,上部为筒状。出液槽(27)为直立的槽状体(本实施例为一个与输液管同轴、同径的多半圆形槽),其长度随锥筒斗体(26)的大小和高底而定,锥筒斗体(26)越大、越高,出液槽(27)就应越长。液体从瓶中倒出时,通过出液槽(27)流出,倒液后,残流在出液槽(27)口上的残液顺着出液槽(27)外壁流入锥筒斗体(26)中。倒入锥筒斗体中的液体(或回收的残液)通过输液口(28)流入瓶中。锥筒斗体(26)的锥状底部应均匀的向输液口(28)与锥筒斗体(26)的交汇处倾斜,保证液体流至瓶口处最低,最后可全部流入瓶中。
参见附图3,俯视锥筒斗体(26)是多半圆形,也可是圆形或圆的一部分,如半圆形、扇形;也可是椭圆形或椭圆的一部分,如半椭圆形;也可是多边形。
参见附图1,防尘盖(11)的结构依锥筒斗体(26)的形状而定,本实施例中锥筒斗体(26)是多半圆形,所以,防尘盖也为多半圆形。防尘盖可有效地起密封和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和传统相比,具有将回收倒液后容器口的残液和漏斗两个功能合二为一的特点,更加方便、卫生、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全仁,未经赵全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4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