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竿支架无效
申请号: | 93224447.5 | 申请日: | 199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保利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述之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竿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杆支架,属于一种钓鱼用具,与钓鱼竿配套使用。
目前使用的鱼竿支架多为支撑臂的角度不能调整,架身长度固定,这种鱼杆支架结构简单,但携带不方便,不能适应较复杂地形的垂钓现场,也不能达到准确迅速提杆,中国专利2049466U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自动鱼竿架”,它是由鱼竿托架、支架、卡挡等组成,在横梁与保险盖上安装有保险装置,解决了钓鱼因风及水流大小钓鱼者不易辨别鱼是否上钩的问题,但结构复杂,提竿时需将鱼竿从槽内拨出,这样易失时机,影响上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携带使用方便,使用范围大,对鱼竿稳定性高,便于迅速准确提竿的钓鱼竿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架身和支撑臂组成,其架身为伸缩式,一端固定有制动装置,另一端装有“U”型受力环;支撑臂呈三角形,上端铆装一个开口向上的C形支托,下端活动连接在自锁弹簧夹的穿簧轴上;自锁弹簧夹套装在架身上,从而将架身与支撑臂连接在一起构成钓鱼竿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为了减轻重量,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架身用套装的两根开放三角形型材构成。制动装置由三角形制动块和制动扭构成。制动扭固定在制动块的上部中心部位,制动块的形状大小与架身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架身为伸缩式,由两根横截面呈开放三角形型材构成,因此,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2、对钓鱼竿稳定性高,能迅速准确提竿,上鱼率高;
3、使用范围广,手竿、海竿均可与其配套使用,并能在各种地势的垂钓现场使用。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制动装置使用状态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受力环(1)、支托(2)、支撑臂(3)、自锁弹簧夹(4)、架身(5)、制动装置(6)、伸缩节(7)、制动纽(8)、制动块(9)。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架身(5)部分用空腹管或横截面呈开放形三角形的型材制成,本实用新型选用横截面为开放三角形的铝合金型材两根制成,一宽一窄,宽的倦边后能使窄的自由穿进去,窄的为伸缩节(7),在架身(5)的一端固定有制动装置(6),使伸缩节(7)滑动或固定,架身(5)的另一端铆装一个“U”型受力环(1),在受力环(1)内粘有橡胶,使钓鱼竿与其更好的吻合,增加稳定性。支撑臂(3)由两根不锈钢条构成三角形,其上端铆装一个开口向上的C形支托(2),在支托(2)内粘有橡胶,支撑臂(3)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自锁弹簧夹(4)的穿簧轴上,自锁弹簧夹(4)套装在架身(5)上,从而将架身(5)与支撑臂(3)连在一起,组装成钓鱼竿支架。欲用海竿钓鱼时,如图2则把整个支架转动180°,支撑臂向上翻转,调顺支托和受力环,海竿即可架于其上。自锁弹簧夹(4)形似普通金属夹,在上下夹片上开有与架身截面形状大小相对应的孔,架身(5)从孔中穿过,用手捏拢两夹片,弹簧收紧,使自锁弹簧夹(4)带动支撑臂(3)在架身(5)上移动,以调整鱼竿角度,待达到适宜角度时,松开夹片,弹簧释放,夹片张开,使其自锁在架身(5)上。制动装置(6)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三角形制动块(9)和制动钮(8)组成,制动钮(8)固定在制动块(9)的上部中间部位,顺时针旋转制动钮(8),可使伸缩节(7)自由滑动,当滑动到适宜位置时,逆时针旋转制动钮(8),将伸缩节(7)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保利,未经周保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4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