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式平板阀车辆减速顶无效
申请号: | 93224539.0 | 申请日: | 1993-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久;张仲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恩久;张仲木 |
主分类号: | B61L17/02 | 分类号: | B61L17/02;B61J3/00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侯竟成 |
地址: | 11003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平板 车辆 减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减速顶领域。
车辆减速顶是一种在铁路调车场使用的调速工具,用于铁路调车场目的制动和尾部停车,安装在线路钢轨的内侧或外侧,通过柱塞蘑菇头与车轮踏面或轮缘接触,对高于临界速度的车辆施以反力起制动作用,对低于临界速度的车辆不施反力,不起制动作用。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车辆减速顶,均属于活塞式结构,速度阀和压力阀的结构较复杂,而且均以活塞杆为安装基体,活塞、活塞杆、油缸等零部件的同心度要求很高,因而使活塞杆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工艺性较差,以致成为成本提高的主要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低,工艺性好,能进一步提高制动效果,降低成本,提高应用可靠性的柱塞式平板阀减速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减速顶由柱塞、壳体、判速制动阀、隔离活塞、复位弹簧组成,柱塞上端为蘑菇头,判速制动阀安装在柱塞下端,柱塞内设有隔离活塞,柱塞在壳体内由复位弹簧支撑,处于工作高度。车轮滚压柱塞蘑菇头,使柱塞下滑进入壳体时,柱塞迫使壳体内的油液经判速制动阀进入柱塞内腔,推动隔离活塞上移,当车速度高于临界速度时,判速制动阀对液流施以阻力,从而使油液在压力下进入柱塞内腔,致使柱塞对车轮产生较高的反力,达到制动目的;当车速低于临界速度时,判速制动阀对液流不施阻力,油液只需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便可进入壳体内,所以此时柱塞对车轮的反力甚小,几乎不起制动作用。当车轮离开柱塞后,柱塞在复位弹簧的使用下复位,从而使柱塞内腔的油液返回壳体腔内,隔离活塞在柱塞内腔的负压力作用下,随之复位。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柱塞式车辆减速顶结构示意图。
1为柱塞、2为衬套、3为壳体、4为隔离活塞、5为压力阀弹簧座、6为压力阀弹簧、7为平板压力阀、8为阀芯、9为阀座、10为速度阀弹簧、11为复位弹簧、12为速度阀座、13为速度阀板、14为止冲挡圈、15为安装螺栓。
柱塞式平板阀减速顶,由柱塞1、壳体3、判速制动阀、隔离活塞4、复位弹簧11等组成、判速制动阀由阀座9、阀芯8、速度阀板13、平板压力阀7、速度阀弹簧10、压力阀弹簧6等组成,柱塞1上端是蘑菇头,判速制动阀组件安装在柱塞1的下端,柱塞1内设有隔离活塞4,柱塞在壳体内由复位弹簧11支撑处于工作高度。当车轮滚压柱塞1蘑菇头,使柱塞1下滑进入壳体3内时,壳体3内的油液经判速制动阀进入柱塞1内腔,并推动隔离活塞4上升;当车速高于临界速度时,流经判速制动阀的油液在速度阀板13的上、下端面形成流速差,因而在速度阀板13上下端面产生压差,致使速度阀板13克服速度阀弹簧10的预紧力而关闭,从而使壳体3内腔与柱塞1内腔的过油通路被切断,车轮继续迫使柱塞1下滑,壳体内的油液压力瞬间提高,当压力达到压力阀7的开启压力时,平板压力阀克服压力阀弹簧6的预紧力开启,使壳体3内的油液在压力下进入柱塞1内腔,致使柱塞1对车轮产生较高的反力,对车轮滚动起制动作用;当车速低于临界速度时,滚经判速制动阀的油液,在速度阀板13上产生的压差力不能克服速度阀弹簧,10的预紧力,速度阀板13保持开启状态,车轮滚压柱塞下滑只需克服复位弹簧11的预紧力,因此柱塞1对车轮的反力甚小,对车轮滚动几乎不起制动作用;当车轮离开柱塞1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上移复位,使柱塞1内腔的油液经判速制动阀返回壳体3内腔,隔离活塞4在柱塞1内腔负压力的作用下随之复位。
柱塞式平板阀减速顶的复位弹簧11亦可设在柱塞1内腔,隔离活塞4的上端。在车轮离开柱塞1后,复位弹簧11推动隔离活塞4迫使柱塞1内腔的油液返回壳体内,致使柱塞复位。同理,也可以在壳体3内和柱塞1内腔均设置复位弹簧,来实现柱塞1的复位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恩久;张仲木,未经杨恩久;张仲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4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