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头机无效
申请号: | 93225001.7 | 申请日: | 1993-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叶培国;张长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焊条总厂上焊分厂 |
主分类号: | B24B19/16 | 分类号: | B24B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头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条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磨削手工电焊条夹持端的磨头机。
现有的磨头机主要由电机、平台、立柱、钢丝轮、搓丝轮、搓丝箱和减速器组成,磨削部分两钢丝轮位置的升降是在立柱中装两套小丝杆、螺母以及固定装置实现调节两平台间的位置。这种结构因受力难以对称,在升降控制中常会发生平台被卡住的现象。用力板动丝杆,而常使丝杆断裂。由于零部件多,固定操作工序麻烦,使用不便,而且,固定装置又需经常加油润滑保养,此外,磨头机的主传动部分--下搓丝箱与电机之间通过蜗杆减速传动连接,传动效率差,蜗轮磨损厉害,维修调换频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磨头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磨头机,包括电机、立柱丝杆、平台、旋轮、进给拖板、钢丝轮、搓丝箱、搓丝轮和减速器。立柱丝杆位于进给拖板的尾端,二者呈90°直角连接,立柱丝杆上有两组上、下旋轮,上旋轮、下旋轮与立柱丝杆间镙纹连接。两平台套在立柱丝杆上,并且分别位于两组上、下旋轮之间。两平台的一端各自与两个钢丝轮的轴座刚性连接,且连接位置对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务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作为磨头机主传动部分的下搓丝箱与电机之间通过立式行星摆线减速器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把立柱、丝杆合二为一,既作升降丝杆用,又作定心用,加之兼并升降和锁定之用的上、下旋轮组,可方便轻巧地调整两个平台。由于旋轮转动时承托面大,解决了升降时平台会被卡住的问题。下搓丝箱与电机之间所设的立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取代了原有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提高了传动效率,减少了维修保养量。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升降轻便,锁紧稳定,不失为焊条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产品。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磨头机的升降机构由圆形立柱丝杆2,上、下两个平台11,两组上、下旋轮3和12以及进给拖板10组成,立柱丝杆2位于进给拖板10的尾端,二者呈90°连接。两组上、下旋轮3和12依次套在立柱丝杆2上,旋轮与立柱丝杆部镙纹连接,两个升降平台11套在立柱丝杆2上,分别位于两组上、下旋轮3和12之间。两个平台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上、下设置的钢丝轮4的轮轴座刚性连接。两个钢丝轮4,各自由两个电机1带动旋转,且转向相反,作为磨头机的主传动部分 的下搓丝箱9与电1之间装有立式行星摆线减速器8。
磨头机工作时,下搓丝箱9的传送轮——下搓丝轮7的速度慢于上搓丝轮5,所以,电焊条6在转向相同的上搓丝轮5和下搓丝轮7的作用下向前滚动至高速转动中的上、下钢丝轮4之间,在两钢丝轮4的磨削下,电焊条夹持端的药粉被去掉,夹持端被磨亮,若要调整上、下钢丝轮4之间的距离,先分别松开两上旋轮3,然后分别调整两下旋轮12使两平台11至各自所需的高度,最后用上旋轮3锁定。电焊条夹持端的磨削长度由进给拖板10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焊条总厂上焊分厂,未经上海电焊条总厂上焊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表面改性装置
- 下一篇:外加热复合金属丝网壳体的短程蒸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