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卸式接骨铆钉无效
申请号: | 93225498.5 | 申请日: | 199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民;周绪章;张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专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建华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卸式 接骨 铆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骨折内固定紧固件的可卸式接骨铆钉。
现有临床使用的骨折内固定紧固件主要是接骨螺钉,由于其与骨的衔接面较小和骨在应力作用下的吸收作用,往往可导致骨折内固定的松动或脱落,尤其是松质骨。另外也有使用骨栓和钢丝等紧固件材料,但均有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和使用受局限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一种既能克服固定紧件松动和脱落,又能操作方便的新型骨折内固定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根据抽芯铆钉的原理选用不锈钢作为原材料制作,由抽芯杆、内套管、外套管三部分组成,一是抽芯杆,它是铆钉中最长的组成部分,其尾端有足够长度供插入铆枪内,顶端有一锥形帽,其外径与外套管相等,拉紧抽芯杆时,锥形帽可使内套管顶端分叶瓣状态结构向四周散开,形成伞状,起到压缩、紧固和铆接作用。抽芯杆中段有一膨胀或扁状结构,该结构紧贴内套管,借助其摩擦力作用使抽芯杆在内套管内不能自由滑动,以防止抽芯杆抽紧后回缩;二是内套管,它略长于外套管,其长出顶端部分形成分叶状,一般为四叶,叶瓣状结构长约5-10mm左右,内套管尾端有一顶盖,并套迭在外套管顶盖上,以阻止内套管向顶端滑移,起到紧固和铆接作用;三是外套管,它是该铆钉中最短的组成部分,顶端成圆孔状,尾端也有一顶盖,并套迭在内套管顶盖下,以防止内套管和整个铆钉向顶端移动,外套管的又一作用是帮助铆钉脱卸,即在特殊器械的作用下,一边顶松抽芯杆,一边抽回内套管,使内套管顶端伞状分叶结构回收到外套管内,然后抽出外套管和抽芯杆,使铆钉得以从骨组织中脱卸出来。可卸式接骨铆钉可根据需要设计多种规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完全克服了接骨螺钉的缺点,使用时固定不会松动脱落,而且手术方便,骨折愈合后,拆卸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芯杆示意图
图3为图2A-A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套管的示意图
图5为内套管的顶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管的示意图
图7为外套管尾端顶盖的示意图
其中(1)-抽芯杆, (1)a-锥形帽 (1)b-膨胀结构, (2)-内套管, (2)a-分叶, (2)b-尾端顶盖 (3)-外套管, (3)a-外套管尾端顶盖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三部分组成:抽芯杆(1)最长,顶端有一锥形帽(1)a,外径与外套管相等,中间段处有一膨胀结构(1)b,在抽芯杆(1)外可套上与其相适应的内套管(2)它略长于外套管(3),其长出的顶端部分为顶端分叶(2)a状,一般为四叶,叶瓣状结构长约5-10mm左右,其尾部有尾端顶盖(2)b,套在内套管(2)外最短的是外套管(3),顶端成圆孔状,尾部有一尾端顶盖(3)a。
使用时只须将本实用新型塞入骨骼上的钻孔内并使内,外套顶盖与骨界面相互贴紧,将抽芯杆尾顶插入钳式铆枪(即铆钉抽紧器)内,钳夹铆枪,铆钉同时紧固和铆接,从而使接骨板固定在骨骼上,使骨折端获得足够的挤压力,以减小骨折端分离从而起到骨折内固定紧固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机机动车辆防盗点火装置
- 下一篇:立井复合材料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