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纱张力自调送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25714.3 | 申请日: | 199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魁刚;王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联新技术经营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6 | 分类号: | B65H5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纺织专利咨询服中心 | 代理人: | 沈天培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纱 张力 自调 送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生产中有梭织机的送经装置。
目前,国内纺织厂使用的有梭织机,其送经机构是由织轴回转机构和经纱张力调节机构组成,利用筘座摆动通过连杆和齿轮系统,使织轴间歇地回转,送出经纱,再利用后杆活动系统感测经纱张力的大小来自动调节经纱的送出量。这种送经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送经量的调节只是消极地依靠经纱张力的变化来达到;送经机构主要部件均装在机内,不便于维修保养;送经调节杆上下动作频繁及制动盘打滑引起机件损耗增多;织造品种适应性差;织物外观质量差等。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对由连杆、齿轮、凸轮组成的有梭织机送经装置的传动部分作了改进,包括采用由中轴传动固定在中轴外侧的主动链轮,蜗轮箱体固定在织机墙板外侧,蜗杆轴上装有传动轮和送经调节凸轮。蜗轮箱体上还固定有杠杆臂、弧形槽连杆,杠杆臂上安装同步转子,同步转子紧靠送经调节凸轮,调节凸轮与传动轮之间产生摩擦传动作用,以送出经纱。拆坏布时应用的送经装置退卷部分采用安装在拨叉轴后托座26上的退卷拨叉和拨叉臂,拨叉滑座套在送经轴上。因此,该送经装置的传动机构采用中轴通过主动链轮带动送经蜗杆轴传动;传动机构的主要部件通过螺钉安装在织机墙板外侧;采用弧形槽连杆、送经调节凸轮、传动轮等部件检测织造过程中的经纱张力差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传动平稳、结构紧凑,
(2)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方便,
(3)提高了送经量的均匀性,适应织造高支高密织物,
(4)减少织造过程中的云织、稀密路、横档等织疵,从而提高了织物的外观质量,
(5)拆坏布时退卷方便,动作轻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经装置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退卷部件示意图。
附图各部件编号如下:
中轴--1 主动链轮--2
链条--3 链轮--4
伞齿轮--5 伞齿轮--6
蜗杆轴--7 送经调节凸轮--8
杠杆臂--9 同步转子--10
传动轮--11 蜗杆--12
蜗轮--13 送经小齿轮--14
经轴齿轮--15 经轴--16
后梁--17 摆杆--18
连杆--19 弧形槽连杆--20
转轴--21 重锤--22
拨叉轴前托座--23 手柄--24
拨叉轴--25 拨叉轴后托座--26
蜗轮箱体--27 拨叉臂--28
拨叉--29 拨叉滑座--30
链轮--31 倾斜轴--32
伞齿轮--33 退卷轴--34
伞齿轮--35 手轮--36
伞齿轮--37 伞齿轮--38
链轮--39 链条--4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中轴1通过链轮2、经链条3带动链轮4和一对伞齿轮5、6,使送经蜗杆轴7转动,轴7上的送经调节凸轮8也随之转动。在经纱张力的作用和控制下,以通过杠杆臂9作用,使同步转子10推动送经调节凸轮8前移,并和传动轮11产生一定角度的磨擦传动,并带动蜗杆12、蜗轮13和送经小齿轮14及经轴齿轮15,从而使经轴16获得传动。当加于后梁17上的经纱张力发生变化时,摆杆18就会发生上下摆动,通过连杆19使弧形槽连杆20产生相应的摆动,并带动转轴21上的杠杆臂9,使同步转子10在经纱张力小时和送经调节凸轮8脱离,在经纱张力大时则推动送经调节凸轮8和传动轮11产生磨擦传动,放出相应数量的经纱,保持经纱平衡。弧形槽连杆20是根据经轴由大到小必须保持相同的送经量而设计,并可克服经轴在织造过程中的送经量的差异。经轴由大到小所产生的变化,尚可调节摆杆18上重锤22的前后位置,使经纱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当织造过程中出现因布面质量原因须拆坏布时,挡车工只须将固定在拨叉轴前托座23上的手柄24拨动一角度,这时拨叉轴25相应转动。拨叉轴后托座26固装在蜗轮箱体27上,其下端则与拨叉轴25相连,由于拨叉轴25的转动,带动了拨叉臂28、拨叉29,使拨叉滑座30向右移动,使其与链轮31脱开。然后将倾斜轴32揿下,使倾斜轴32下端的伞齿轮33与退卷轴34上的伞齿轮35向齿合,再用手转动手轮36经退卷轴34后面的伞齿轮37、38,链轮39,通过链条40的传动,使送经小齿轮14转动经轴齿轮15,这样就使经轴16上的经纱呈送出或退卷的动作。当完成此项操作后手柄14仍应恢复原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联新技术经营公司,未经上海铭联新技术经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