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输液加热保温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5893.X | 申请日: | 199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裕良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专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雯,宋羽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输液 加热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对静脉输液加热保温器。
目前,在医疗行业,一般常常因治疗需要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春夏秋冬,均采用在任何温度下直接将这种温度下的药液对病人进行输液,常常发现在低气温的环境中,静脉输液会使病人的注液部位体温显著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肢体疼痛,特别是使一些老年病人静脉血管更易破裂,体弱病人因此而加重病情,这个问题一直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输液温度的静脉输液加热保温器,可以使药液进入人体时达到25±4℃范围(使用环境温度1-20℃,药液滴速25-65滴/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温度控制盒控制线路板和加热保温棒,在控制线路板上,设有常规的电源电路,使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还在线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在控制电路中的比较放大器Ic2的输入端接有一温度自动设定电路,该自动设定电路由电阻R37、R36、R39、R40传感器T2和比较放大器Ic14组成,在控制电路中还设有加热电阻Rfz,RfZ接于可控硅SCR的阴极与交流电源输入端间,可控硅SCR阴极接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加热保温棒为用传热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的壳上设一轴向通槽,在长方体的下部设有一与通槽位置相对应的下凹槽,在下凹槽中置有加热电阻Rft和传感器T1,底板置于下凹槽下,并用螺钉固定于长方体壳上。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接通电源,在按常规完成输液操作,调节好药液滴速后,将输液塑料管接近病者针头一段嵌入加热温保棒壳的上凹槽中,为了加强加热保温效果,减少能耗可以在加热保温棒外套置一保温套,此时将控制盒电源开关打开,传感器T1获取加热保温棒中的温度值,与自动设定电路输出的自动设定温度值比较后控制可控硅SCR开关的通断时间比例,即调节加热电阻RfZ的平均加热功率,从而形成一个闭环控制,将保温棒中的温度控制在一个适合的值之间,使通过加热保温棒的输液温度达到要求的范围而输入病者。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控制电路、自动设定电路、保护电路,电源电路等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保温棒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论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所示
静脉输液加热保温器,由控制盒(1)、控制电路板(2)加热保温棒(3)组成。在控制电路板(2)上的自动设定电路,由R36、R37分压供给IC14输入正端,通过R38直流基准电源V+向传感器T2提供一恒定电流,T2跨接在IC14输入负端和输出端之间,R39、R40将IC14的输出分压输送到R6,此电压随T2感知到的环境温度而改变。在控制电路中加热电阻Rfz串接于可控硅SCR的阳极与交流电源输入端间,可控硅SCR阴极接有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
继电器J1受保护电路控制。加热电阻Rfz是二组加热丝绕制的线圈,其被置于加热棒壳(3)的下凹槽内,在下凹槽(4)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T1。加热棒壳(3)为一用热材料制成的长方体,在该长方体轴向设一通槽(6),在长方体的底部于通槽(6)的正下方边该有左、右封闭的下凹槽(4),底板(7)盖于下凹槽(4)的表面,并用螺钉固定于加热棒壳(3)上。另外可以在加热棒壳(3)外套置一保温套(8),提高加热效果,减少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裕良,未经张裕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矮体直联式终端电缆盒
- 下一篇:液压推动自动补偿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