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控制的缝纫机压脚装置新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3225973.1 | 申请日: | 199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满雄 |
主分类号: | D05B29/06 | 分类号: | D05B29/06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秀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控制 缝纫机 装置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压脚,特别是一种动力由电脑控制的缝纫机压脚装置新构造。
“压脚”是缝纫机共有的装置,所谓“压脚”是指缝纫机在缝制衣物中,当缝针未缝入工作物之前,先将工作物适当的部位压紧,以利缝针缝制的装置。传统的缝纫机压脚装置如图1所示,当连杆A受电磁的力而对弹簧B加压,使装在弹簧末端的滑板架C下压,因而迫使固装在该滑板架C上的滑板D下压,压脚E系固装在滑板D上,因此压脚E便产生对工作物的压力,此种装置固然很简单,但其缺点是:通常的缝纫机受限于主观条件,很难提供足够的动力,这样势必造成压脚产生的压力不足或不够稳定,造成工作物可能有局部会受缝针反复冲拉的牵扯而滑动,使缝制处产生不平现象,影响缝制物的品质,其次是弹簧作为压力传递系统固然可起到缓冲作用,但它难免使传递的压力有不稳定现象,这也会影响缝制物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控制的缝纫机压脚装置新构造,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按照本实用新型目的,发明人解决的方案是通过连杆组与曲臂的组合设计作为压力传递系统,实现压力的稳定传递,并利用机械学上的死点原理使本结构能在压力完成传递后,维持压力的绝对稳定,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科学合理。这种新结构对缝纫机来说,不需要太大动力即可保证压脚处有足够大的且绝对稳定的压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压力不足和不稳定而产生的工作物滑动,影响缝制物品质的现象。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描述。
图1是传统缝纫机的压脚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图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由磁鼓1,磁鼓连杆2,横杆3,强力弹簧4,曲臂5,连杆6,弯曲连杆7,滑板8,压脚9构成。磁鼓1的作用电源受电脑控制,当磁鼓1通电时,其内的线圈产生磁力,将磁鼓连杆2往下压,此磁鼓连杆2的下端与横杆3的右端活动相连,因而使横杆3的右端下移,左端则上升。强力弹簧4上端与横杆3左端相连,下端则与曲臂5相连,强力弹簧4的强大颇大,事实上在运作中伸缩度很小,几近于一根连杆,只是较之连杆则具有缓衡性,且有缓衡压脚压力的作用。当强力弹簧4上端受直连的横杆3左端力而上提时,下端便将曲臂5以支点51为中心而略作顺时针转动。曲臂5左端与连杆6的右端活动相连于连接点61,当此连接点61逐渐上移时,则推动弯曲连杆7,以71为中心而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弯曲连杆7的左端72与滑板8活动相连,当弯曲连杆7的左端72往下压时,便带动滑板8往下压,滑板8的下方与压脚9固定相连,该压脚8从图3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方形框状体,工作物欲缝制的部分即压在此方形框内,当压脚紧压着工作物时,曲臂5与连杆6成一直线的状态,此种状态对于弯曲连杆7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言适成为机械学上的死点,绝无法转动,因此压脚对于工作物的压制力虽然不大,但却极为稳定,而且对于缝纫机来说,也不需要太大的动力,便可达到压力稳定的效果,这正是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技术之效果。
一旦工作物要变换位置,磁鼓1受电脑控制电源中断,失去磁力,磁鼓连杆2失却下压力,此时曲臂5下端受弹簧10的拉力,而使其左端向下移而放开压脚9对工作物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满雄,未经陈满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压十字压底机之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铜膜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