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椭圆喇叭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3226731.9 | 申请日: | 199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田 |
主分类号: | F16L41/08 | 分类号: | F16L4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朱莹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椭圆 喇叭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水的装置,具体地是指一种与配水管连接盒卡接的椭圆喇叭接头。
目前与配水管联接盒卡接的接头,通常由接头前缘端卡接体设置带有斜面的单扣卡体利用单扣卡体的斜面设计,使接头直接卡扣于联接盒,由于卡接体的结构厚度相当薄弱,虽可达到其卡接目的,但灌浆施工时的冲击压力,往往无法卡挡而造成卡接体的断裂或磨损,进而使接头脱落,相当不实用。为了一改前弊,进而研制出一种以螺牙方式进行卡接,接头设计为前端为螺牙卡接体并直接螺接于联接盒上,此种卡接结构同样也可达到卡接目的,可是一经混凝土灌注之冲击压力,往往也可使接头旋转而松脱,而且攻牙之卡接体的厚度亦相当薄弱,仍会引起接头断裂磨损,由此可见现有接头存在接头易松脱、断裂和磨损的缺点,造成施工的困难和用户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接盒椭圆喇叭接头,它能有效地防止接头因灌浆施工时的冲击压力引起接头易松脱断裂的现象,增加接头的可靠性。
椭圆喇叭接头包括有卡接体、套筒体两部分,卡接体在套筒体上方,两者为一体设计,在卡接体与套筒体之间设有一圆形卡沟槽,卡接体前缘为椭圆固定凸片,后缘则开设两沟槽形成为活动按压卡体,两沟槽延伸至套筒,卡接体中央喇叭管口即以三端或四端接点衔接一具拉柄之薄片,在椭圆固定凸片相对之套筒体结构处另设有弧型缺口,而套筒体内壁延设呈不同管径结构的喇叭管,在卡接时,利用弧型缺口呈现之空间,先将椭圆固定凸片斜式卡入联接盒孔一端,再配合活动按压卡体向内按压,促使接头前缘的卡接体快速卡入联接盒的孔内,完成面卡接方式,使卡接体与联接盒呈面的卡接范围,达到卡接快速牢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位于卡接体和套筒体之间的卡沟槽以及与联接盒呈面卡接方式,所以卡接牢固、稳定,灌浆时不易脱落,同时由于采用了活动按压卡体和套筒体上设置的弧型缺口,所以卡接方便而又快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接头示意图。
图2是另一现有接头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又一现有接头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联接盒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卡接联接盒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与联接盒卡接完成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4-6所示,本接头包括有卡接体2、套筒体3两部分,卡接体2在套筒体3上方,两者为一体设计,在卡接体2与套筒体3之间设有一圆环形卡沟槽10,其中卡接体2前缘为椭圆固定凸片20,后缘则开设两沟槽21形成为活动按压卡体22,两沟槽21延伸至套筒3,卡接体2中央喇叭管口即以三端或四端接点23衔接一具拉柄24之薄片25,在椭圆固定凸片20相对应之套筒体3结构处则设有弧型缺口30,套筒体3内壁延设呈不同管径结构的喇叭管。请参阅图7-8所示,在卡接时,由弧型缺口30端先行将椭圆固定凸片20斜置卡入联接盒孔4一端,由于缺口30所呈现之空间,因此接头之椭圆固定凸片20可轻易的进入联接盒孔4内,不受限制,随后再以大姆指5向内按活动按压卡体22,因薄片25下缘形成斜面250产生卡体22的移位空间,使卡接体可快速卡入,由于两沟槽21的趋使,活动按压卡体22于进入联接盒孔内后恢复原来宽度,如图9所示,即完成了面卡接方式,使接头1和联接盒孔4呈现面的卡接范围,增加接头的牢固性。
请再参阅图9所示,当接头1卡接于联接盒时,即可以工具拨取拉柄24剥除薄片25,用管内接方式将水管6固接于接头内面呈贯通,套筒体3结构可设计为弯筒型态,以适合管线路之施工的不同需要,不必再实施弯管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田,未经王秋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6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