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制旋转的起重机勾头无效
申请号: | 93227123.5 | 申请日: | 199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百林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 |
代理公司: |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旋转 起重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械,一种可控制旋转的起重机勾头。
目前,吊车上的勾头旋转处于自由状态,当吊运物件时只能升、降、前、后、左、右运动,当需要将被吊物体转个角度时,随时得靠人工去推转、摆正,即浪费了人工、时间、又不安全,如果吊运现埸人工无法到达时,那只好凭勾头自由转动一次次地试着放准。另外,抓斗吊在抓取货物时,需转动方向抓取才能抓得干净;在装配机械时,需将工件转向才便于安装,尤其在热加工作业时,工件烧成炽热人工无法接近,放不准就会出事故;当加热炉装炉、卸活、锻件摆放、热处理工件淬火焊更需要快速、准确,因此吊车勾头旋转方向不能控制严重影响着吊车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旋转的起重机吊勾头,使起重机能够准确、迅达地装卸,并且节省勾下的人工辅助。
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旋转的起重机勾头,包括带键槽的勾头、电机传动机构、蜗轮传动机构、拨叉机构、电控机构,其特征是它们都安装在勾头颈部的箱体内;蜗轮传动机构通过固定套安装在颈部下端,蜗轮3上有离合器14主动部分的牙嵌。离合器14被动部分装在颈部上端,与键13配合在颈部滑动。拨叉6一端与离合器14搭接,拨叉6另一端通过拨叉轴7、调正螺帽5、11、弹簧10固定在箱体上,拨叉轴7的上端固定有杠杆9,杠杆9另一端连接电磁铁8。电机传动机构安装在箱体外,电机18通过小皮带轮19、皮带20与蜗轮传动机构的大皮带轮21连接。电控机构包括电控板、控制按纽、电机、电源开关。
这种可控制旋转勾头的优点是;驾驶员可通过操纵电器控制勾头的转动方向,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物体按需要方向整齐摆放到位,节省卸货时的辅助人工和时间。这套控制机构都固定在勾头颈部,安全可靠,使用灵活,完善了吊勾功能,提高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
附图1是可控制旋转起重机勾头剖面图
附图2是可控制旋转起重机勾头外形图
附图3是可控制旋转起重机勾头电控图
可控制旋转的起重机勾头由勾头、电机传动、蜗轮传动、拨叉、电控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有部件安装在勾头1颈部,见附图1。颈部有键槽13或制成花键,起保护作用的固定套16紧配合在勾头1颈部,并在固定套16上装有蜗轮3,牙嵌式离合器14的主动部分牙嵌镶在蜗轮上,离合器14被动部分装在颈部上端,与键13配合在颈部滑动。拨叉6一端与离合器14搭接,另一端通过拨叉轴7和弹簧10、调整螺帽5、11固定在箱体17上,轴7上端固定杠杆9,杠杆9另一端与电磁铁8相连,蜗轮4通过大皮带轮21与位于箱体17外部的传动电机传动机构相连。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8、小皮带轮19、皮带20安装在箱体外,见附图2。电机传动还可换成齿轮传动。电控部分包括电控板、控制按纽、电机、电源开关HK,见图3。电源开关HK接通起重设备上的三相电源与电控板,并经电控板连通电机D和电磁线圈C,连通电机与电控板的线缆固定在卷线桶上,安装在起重设备上。控制板中有两个接触器,接触器ZC用来接通电动机的正转,当ZC动作时,它的主触点使电动机的绕组与三相电源按正转的相序(X1→D1 X2→D2 X3→D3)连接。接触器FC用于接通反转电路,当FC动作时,电机与电源按反转的相序(X1→D1 X2→D3 X3→D2)连接。为了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接通,必须使它们相互连锁。在正转接触器ZC的线圈电路中,串联的反转接触器FC的辅助动断触点,而在FC线圈电路中,串联ZC的辅助动断触点。利用正转启动按纽ZA、反转启动按纽FA和停止按纽TA、电磁线圈按纽QA来进行作业操纵。例如;当需要勾头转动时,按线圈纽QA使线圈C通电,电磁铁8产生磁力,带动杠杆9使拨叉6向下运动,离合器14啮合,呈勾头转动的预备状态;当按ZA纽时,接通线圈ZC和所有ZC触点,使电机正转,带动勾头顺时针旋转;熔断器RD起短路保护作用,RJ是电机过热保护件。
这种勾头可制成5-75吨系列,采用电机规格可为0.5-3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百林,未经李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7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