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体位自动变换病床无效
申请号: | 93227642.3 | 申请日: | 199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卢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贵东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5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体位 自动 变换 病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长期卧床病人用的辅助护理器械。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可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多见于截瘫、偏瘫、昏迷,年老衰弱或各种大手术后等长期卧床而不能自行变更卧位的病人。由于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流不畅,因而容易坏死,形成溃疡,变成褥疮。在传统的护理方法中,除进行局部按摩外,预防褥疮的主要措施是由护理人员每隔二小时左右帮助病人翻身变更卧位一次,通过变更卧位使受压的局部软组织解除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仅护理工作十分麻烦,劳动强度大,而且可能由于一时疏忽使病人发生褥疮。另外,某些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脊柱损伤、大手术后的病人等,可能因人工翻动身体而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情加重。如何简便而有效地预防褥疮,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难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进行体位变换的病床,通过可转动的床体固定床架及装于足侧床架的电控转动装置,控制床体定时做左右正三个部位的调整,从而改善病人身体的受压状况,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在床体上还装有活动靠背架及可拆装的便盆,以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它包括床体、靠背架、连杆、摇臂、控制箱、减速器及行程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床体通过转轴与床架立柱相连,床体的足侧档板上装有扇形齿轮,两边各装一限位档;床架立柱两侧装有行程开关,并装有传感器,其固定触点座板与立柱相连,活动触点支臂与转轴相连,床体头侧经连杆固定装有活动靠背架,在足侧床架立柱处设有控制箱,扇形齿轮与床体相连,电动机及减速器固定在床架上;所述控制箱内装配有电路元器件安装板,及电气传动装置,该装置由电动机、连轴节、蜗轮蜗杆减速器、小齿轮及扇形齿轮组合构成;安装板上装有四级长延时单稳态电路DC1-DC4及位置传感器与两个双稳态电路SC1、SC2相接,该双稳态电路SC1、SC2与反相器BG1、BG2及继电器J1、J2相连;在床体下方设有手摇升降装置,该装置包括丝杠、丝母、连杆及一对锥齿轮与摇臂相啮合装配构成;在床面中央开有活动开盖的孔洞,其下挂装有一便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病床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2.床体卧面为弧面形,与人体背部曲率相近,病人卧在床上压强小,可减轻软组织压力;
3.设有自动控制电路及电气传动装置,能定时变换病人的体位,从而使病人因重力受压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防止褥疮的发生。
4.设有自控/手控转换开关和手控按钮,当将自控/手控开关扳至“手控”位置时,可按压“左转”或“右转”按钮,按病人的意愿变更体位。
5.设有活动靠背架,可按病人的要求由护理人员用手摇转动装置将靠背架支起或放平。
6.在床底部设有大小便孔洞,下面装有滑道及便盆,抽去病人身下的小褥垫即可解大小便,(上肢能动的病人自己即可随时解大小便),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电路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表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贵东,未经卢贵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7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