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流化床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93228025.0 | 申请日: | 199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铁岭精工机器厂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流化床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颗粒状物料,尤其适用于密度小、粒度大,含湿量大和热敏性干燥的旋转式流化床干燥机。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流态化装置,它是一种简单的单层流化床干燥器。如专利号:892093021号上盖不参振流化床干燥机,它主要由上盖、下箱体、流化床板组成,借助振动电机完成干燥过程。这种干燥机存在很多问题:流化床上腔空间大,流化床板长,物料驻留时间长,设备体积大,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都明显增加,特别是对于粒径大于3mm表面粗糙的非球形大颗粒或本身容易粘接的物料,在流态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沟流及腾涌不稳定现象,对于表面密度小的物料易发生扬析和夹带,对于热敏性物料传热系数不足,低温热源及工业余热不易利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旋转式流化床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支架(2)支承的驱动电机(1),进料斗(8),风室壳体(10),出料斗(16)呈轴向连接,风室壳体(10)内设有可旋转的流化床板(27),流化床板(27)借助辐板(11)与辐套(21)焊接一体后,通过联接键(20)套装在转轴(5)上,并由螺母(22),螺栓(23)紧固,流化床板(27)内表面借助弹性钢丝(29)压附有细目网(28);风室壳体(10)左端借助螺栓(9)安装有进料斗(8),风室壳体(10)右端焊接带有引尘孔(c)的排料斗(16);在进料斗(8)左端面,排料斗(16)右端面相应转轴(5)处分别安装有调心轴承(17),转轴(5)借助调心轴承(17)支承并通过连轴器(4)与用螺栓(3)紧固的驱动电机1相连。在风室壳体(10)与流化床板(27)之间安装有风道隔板(13),并由风室隔板(12)将风道分隔成进风室(19)和排风室(18)。其具体做法是:流化床板(27)的左端面焊接有挡料板(7),右端面借助紧固螺栓(14)安装有调料环(15),在流化床板(27)上开有一组直径为(2-20)mm的孔,幅板(11)在流化床板(27)内沿圆周方向可均匀设置(3-6)块。细目网(28)可选用(6-80)目,在进料斗(8)内转轴(5)的段位上焊接一组导料螺旋叶片(6),风室隔板(12)与流化床(27)之间借助螺母(25)螺栓(26)紧固并嵌有非金属条(24),风室壳体(10)和流化床板(27)之间可设有(1-3)块风道隔板(13),隔成(2-4)个风道,并由两块风室隔板(12)将各风道分隔成(2-4)个进风室(19)和(2-4)个排风室(18)。风室壳体(10)的外形可制成长方形,圆柱形和风机外壳形,流化床板(27)可制成圆筒形,圆柱形,圆台形和阶梯圆柱形。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旋转式流化床干燥机的总体示意图。其中:1.为调速电机。2.为支架。3.为螺栓。4.为联轴器。5.为转轴。6.为导料螺旋叶片。7.为挡料板。8.为进料斗 。9.为螺栓。10.为风室壳体。11.为辐板。12.为风室隔板。13.为风道隔板。14.为螺栓。15.为调料环。16.为出料斗。17.为调心轴承:A为-风道。B为二风道。C为引尘孔。
图2是图1中F-F剖视图。
其中:18.为排风室,19.为进风室,D为热风进口,E为废汽排口。
图3是图2中Ⅱ局部放大图。
其中:20.为联接键;21.为轴套;22.为螺母;23.为螺栓。
图4是图1中Ⅰ局部放大图
其中:24.为密封条;25.为螺母;26.为螺栓;27.为流化床板;28.为细目网;29.为弹性钢丝。
下面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铁岭精工机器厂,未经辽宁省铁岭精工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8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