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汽化油炉无效
申请号: | 93228731.X | 申请日: | 199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单德斌;吴柱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光林 |
地址: | 11000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汽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油炉具。
目前市场已销售的燃油炉具有合成液化气油料专用炉具(专利号为91222043.0),其结构由油料贮存箱及附设的空气贮罐、雾化燃烧器及予热装置、供氧、供油调节阀及炉架、炉盘四部分组成,在管路中间加有减压阀。此种炉具可以利用油料达到燃烧的目的。但是不足之处是结构过于复杂,成本高,制作困难,热效率低,故障率高,维修困难。
为解决以上燃油炉具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红外线汽化油炉,利用贮罐内的油直接予热燃烧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直接高效燃油的问题,以达到以油为原料直接加热燃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本红外线汽化油炉其结构由贮油罐、二个输油咀、二个出油阀、输油管、红外线炉盘组成,所说贮油罐外面为一个燃油贮油罐,在此贮油罐内设有一汽油贮油罐,两罐彼此隔离,在每个贮油罐顶端装有一个输油咀,在输油咀中心安有打气咀,在贮油罐的顶端装有二个出油阀,每个出油阀上装有一个出油管,两管同时连接到炉盘上面固定的汽化管内,其管内装有直杆管芯,管芯之一端与外面的旋钮固定,在管芯上套有弹簧,起缓冲作用,管芯另一端为锥形尖,与汽化管出口锥形孔对接,汽化管出口端与弯形管相接,弯形管端头为燃气出口孔,喷出的燃气从红外线炉盘上面的小孔逸出,上面点燃后形成火燃,红外线炉盘由支架固定在贮油罐上。
其工作过程:首先将汽油和燃油分别从输入口倒入罐内,同时将油罐两输入口注入气压使油罐内达到一定的压力,然后将汽油输出口阀门稍稍打开,汽油由于油罐内的压力,从出口导管经汽化管最后从出口孔流出少量汽油,由于汽油挥发快,从炉盘上面立即可以点燃作引火,点燃后同时打开燃油阀门,燃油从导管流出,经过炉盘上面的汽化管后,油变成蒸汽,从弯管的出口孔喷出,即可被点燃,同时关闭汽油阀,燃气量的大小由汽化管端头的旋钮调节,直接由直杆管芯的尖端与出口椎形孔之间的距离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红外线汽化油炉结构原理图;
图2为红外线汽化油炉汽化出口孔结构图。
其结构由图1,2所示,下面(26)为贮油罐,其中间装有汽油罐,输入咀分别为(25)和(3),在输入咀上加有进气咀(4),贮油罐(26)上有两个出油阀(23)和(27),一个为汽油,一个为燃油,通过管路(22)同时输入给汽化管(5),(2)为汽化管支架,中间由螺帽(18)和接头(19)连接,中间为直杆管芯(14),上面装有弹簧(13),汽化管(5)下面为红外线炉盘(11),下为支撑架(21),在直杆管芯(14)的端头接有弯管(1),从炉盘下面的空腔内伸入,(9)(10)为螺钉和固定架,(7)(8)为螺帽垫片,(6)为支柱,(12)为出油阀之旋钮,(24)为贮油罐之压力表,喷油咀如图2所示,中间为直杆管芯(14),前端为椎形(16)和出口椎形孔(15)对应,中间距离由旋钮(20)调节,有效的调节了进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技术开发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8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通道可燃气体快速预热器
- 下一篇:吸合式喊话器的麦克风挂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