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位自动控制仪无效
申请号: | 93229073.6 | 申请日: | 1993-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5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07 |
发明(设计)人: | 兰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毅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光林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水位 自动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锅炉水位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在水位测试系统中所采用的液位控制多为单一功能的水位控制器,有机构浮球式或是干簧管式控制装置,结构较简单,其不足是精度低,灵敏度低,误差大,故障率高,不适合高温度、高压力及大量程检测及控制负荷电流小等缺点。
为解决以上之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位自动控制仪,利用与锅炉联接的水位极桶和电子电路实现水位的检测和自动控制给水,有效的解决了锅炉自动给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水位自动控制仪其结构由与锅炉联接的水位极筒、带有报警功能的电路控制部分及中间的联接电缆组成。其中与锅炉联接的水位极桶为一圆形绝缘壳体,中间装有不同高度的四支电极(如图2所示),上边G为耐高温的绝缘帽封闭、同时每支电极由导线引出,外面加有一条接地线,与四支电极线构成回路,在水位极桶两侧上下分别留有开口,一侧A与锅炉联接,另一侧B与水位计联接,下端C为排污口,整个水位极桶为耐高温高压的密封结构,将电极(1~4)与极桶之间绝缘。水位极桶之四支电极通过电缆与仪器之接插座DCA-14之1、2、3、4角连接,极桶之地线与7角连接,每个电极与地线构成一输入回路。仪器之控制电路装在一盒体内,面板装有5个灯光显示和7个控制开关K1~K7,侧面装有报警喇叭。其电路控制部分由三个三极管放大驱动电路组成,每支三极管输出端连接一继电器,其中J1之三极管输入端与水位极桶之2、3角连接,3为开泵电极、2为停泵电极、J2之三极管输入端与极桶之1角连接,1角为高水位极角,J3之三极管之输入端与4角连接,4角为降低水位极角。电路之另一部分为声光电报警电路,前部之LED1~LED5分别与J1、J2、J3之接点连接,发光二极管表示电源下限,供水正常及上限水位情况,显示部分通过三极管BG4与后面由振荡器组成的报警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按装使用方便,能够实现锅炉自动给水控制,适合在供暖锅炉和其它供水设备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多功能水位自动控制仪结构图;
图2为多功能水位自动控制仪水位极点结构图;
图3为多功能水位自动控制仪电路控制图。
其结构由图1所示,为电路控制箱,上面装有发光二极管LED1~LED5,下面设有开关K1~K7,K3~K5为仪器在调试中作为模拟信号使用,K6为水泵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7为鼓风机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图2为水位极桶,1为水位上限极点,4为下限水位极点,中间2、3为控制水泵水位极点,7为地线,A与锅炉联接,B与水位计联接,D为连接插座,C为排污口,其中图3E为水泵控制电路,F为鼓风机控制电路,由K6K7实现手动和自动转换控制,附图中上部继电器之接点1,2,3,4,7为水位极点输出之角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毅,未经兰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9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大处理量回转型单体速冻机
- 下一篇:门口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