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轨枕及其扣件无效
申请号: | 93229561.4 | 申请日: | 1993-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恩生;卢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公司;鞍钢矿山公司矿山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28 | 分类号: | E01B3/28;E01B9/30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玲,崔东卫 |
地址: | 114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径 曲线 混凝土 轨枕 及其 扣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接放在道碴层上支承轨道的混凝土轨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小半径曲线轨道的混凝土轨枕及其相配套的扣件。
目前,我国通用的混凝土轨枕,主要用于直线及大半径曲线的铁路上。铁道部有关规程规定:半径在300米以下的曲线铁路不铺设混凝土轨枕。这是因为小半径曲线铁路承受列车作用的侧压力较大,混凝土轨枕的挡肩容易压溃,一旦挡肩压溃,轨枕即失去控制轨距的能力,从而导致轨枕全部失效。工矿企业铁路,特别是矿山铁路,由于受山区和矿体开拓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多数铺设在大坡度和小半径曲线地段。实践证明,采用一般混凝土轨枕,破损相当严重。因此,长期以来把小半径曲线地段列为混凝土轨枕的禁区,一直采用传统的木枕,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增大了维修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半径在100~300米的曲线铁路上铺设预应力的混凝土轨枕及其相配套的扣件,用来代替木枕,从而扩大了混凝土轨枕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高标号混凝土材料及钢筋、基本轨、护轨、弹条扣件、联接螺栓所组成的混凝土轨枕及其扣件,其特征在于:1)混凝土轨枕的内部配筋是由六根钢筋和四根箍筋组成,混凝土轨枕的一侧有可安装护轨的承轨槽;2)下股基本轨和护轨的轨腰上都钻有相对的连接孔;3)下股基本轨和护轨之间嵌有间隔铁,并通过螺栓将护轨、间隔铁、下股基本轨连接在一起,其两侧及上股基本轨的外侧均安装轨撑与钢轨顶牢压紧,通过联接螺栓用弹条扣件固定在混凝土轨枕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内部配置的钢筋分上、中、下三层布置,每层两根,规格为φ8.2mm,钢筋间隔为110mm,上、下层间隔45mm,承轨槽的挡肩处各配有两根φ6mm的箍筋。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特点是,其下股基本轨和护轨的轨腰上每间隔2m钻有一个连接孔,其规格为φ2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强度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在小半径曲线的铁路上不能铺设混凝土轨枕的难题,从而节省了大量木材,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轨枕(10)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轨枕(10)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间隔铁(3)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间隔铁(3)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轨撑(4)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轨撑(4)的俯视图。
图7、8、9所示的轨撑(4)是采用铸造工艺制成的,其整体长度为180mm,宽度为141.3mm,高度为118.5mm,底面的连接孔尺寸为φ46mm,立面的连接孔尺寸为φ25mm。轨撑(4)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钢轨外翻。图5、6所示的间隔铁(3)也是采用铸造工艺制成的,其整体的长度为122mm,宽度为80mm,高度为100.4mm,螺栓孔为椭圆形,长轴为35mm,短轴为30mm。间隔铁(3)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下股基本轨(1)与护轨(2)之间有70mm的轮缘槽。图2、3、4所示的混凝土轨枕(10),其内部的配筋是:六根钢筋(8)分上、中、下三层布置,每层两根,其规格为φ8.2mm,钢筋间隔为110mm,上、下层间隔45mm,四根箍筋(9)分别布置在承轨槽(7)的两个挡肩处,每处两根,规格为φ6mm。混凝土轨枕(10)的护轨(2)一侧承轨槽(7)的长度为439mm。图1所示,下股基本轨(1)和护轨(2)的轨腰上每隔2m有一个连接孔,其规格为φ28mm,螺栓的规格为φ24mm,长度为240mm(图中未画出),其作用是用于联接护轨(2)、间隔铁(3)、下股基本轨(1)的。在下股基本轨(1)和护轨(2)的两侧及上股基本轨(1)的外侧均安装轨撑(4)与钢轨顶牢压紧,通过联接螺栓(6)用弹条扣件(5)固定在混凝土轨枕(10)上。在护轨(2)与下股钢轨(1)之间,顺沿线路方向,每隔2m安装一枚间隔(3),并以螺栓拧紧,但不得放在混凝土轨枕(10)的位置上,以免影响轨撑(4)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公司;鞍钢矿山公司矿山建设公司,未经鞍山钢铁公司;鞍钢矿山公司矿山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9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