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端螺旋式管腔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93229932.6 | 申请日: | 199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林 |
主分类号: | A61M36/04 | 分类号: | A61M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管腔内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材。
医学学科中的介入放射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它是融外科、内科及放射线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它已逐步被广大的医学界专家们所研究、应用并进一步推广。本实用新型是现有螺旋内支架的一种改进。具体说是一种两端为平头,在支架全长上张力大小相同的螺旋型管腔内支架。管腔内支架是介入放射学中的重要医疗器材,它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而应用最广泛的是由不锈钢弹簧丝制成的“Z”型及“S”型(也称螺旋型)内支架。对于各种内支架的应用我国目前主要是靠进口、医生自制或少数厂家的试制品。
本人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日申请了“螺旋阻膜式内支架”的实用新型专利,这是一种螺旋型内支架。它克服了一般内支架存在的各种缺点和不足,是一般内支架的一次改进。它具有张力均匀、易于弯曲、弯曲时支架内径变化小及能防止组织侵入等优点。
这种螺旋型内支架是一种用不锈钢弹簧丝折迭成锯齿形,齿尖部制成环状,将环状焊牢后制成不同型号的园筒状,通过连接线连接起来,形成不同型号的内支架。可用于治疗肝脏、胆道和血管等多种疾病。
这种螺旋型内支架存在的缺点是:
1、由于端部不平整,使得支架进入管腔后不能在支架全长上发挥其弹性作用,特别是在管腔交叉窄狭处就更为明显。
2、由于端部的不平整,使得支架进入导管后端部受力不均,增加了支架在导管内的输送阻力,造成操作困难。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在支架全长上都能得到均匀的张力,减少在专用输送导管内的输送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端螺旋式管腔内支架,由支架体、连接线和焊点组成,支架体由弹性金属丝折成锯齿状,齿尖部为环状,支架体按螺旋形式围成筒状,连接线交叉穿装在支架体的环孔内,其特征是:支架两端为平端。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 是现有螺旋型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平端螺旋式管腔内支架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现有螺旋型内支架(见图1)的构造和工作过程作一说明:它由支架体1、连接线2和焊接点3构成。支架体1由弹性金属丝折成锯齿状,齿尖部制成环状,由焊点3焊牢齿尖环后制成螺旋状,再将连接线2交叉穿装在齿尖环孔内,即可形成不同型号的内支架。压缩内支架使其直径小而插入到专用输送导管内,经输送导管由推送杆送到管腔病变部位,慢慢退出输送导管后支架自动弹开,随后退出推送杆,从而扩大了狭窄的管腔,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端螺旋式管腔内支架与现有螺旋内支架的区别在于:现有螺旋内支架在折成锯齿状的过程中支架体1两端每股锯齿的长度不能缩短到理想的程度(如太短支架无法收缩,不缩短就不能使端部平齐),所以在两端就形成不平整的斜边;而平端螺旋式管腔内支架是在现有螺旋内支架的基础上,两端增加收尾部分,变原来端部不平整的斜边为端部平整的直边(见图2)。
平端螺旋式管腔内支架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支架本身克服了两端的斜边,所以使支架在全长上能有效地发挥其弹性作用,张力均匀,克服了在交叉管壁狭窄处端部无法扩张的缺点,扩大了支架的使用范围。
2、支架进入专用输送导管后,端部受力均匀,输送阻力减小,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林,未经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9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