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式颈椎自然拨伸牵引桥无效
申请号: | 93230044.8 | 申请日: | 199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忠;马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希忠;马桂英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N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颈椎 自然 牵引 | ||
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要用于颈椎骨质增生性疾病以及颈部肌肉纤维织炎、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枕大神经炎、肌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疾病的治疗器具。
颈椎疾病、颈椎周围软组织疾病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类疾病。当前对颈椎病治疗国内外仍沿用器械被动牵引、口服、外用或局部注射药物以及手术等治疗方法,疗效欠佳且治疗时有诸多不便。目前广泛使用的被动牵引器械,有头颈悬吊式重力牵引和颈部推顶式,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对组织纤维化或炎症肿胀的治疗作用甚微,而口服、注射药物不能解决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造成的压迫,手术治疗由于属创伤性治疗,不仅需一定条件,且患者往往不易接受。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治疗器具及方法的种种弊端。其结构特征是有一呈弓形的牵引桥板与电脉冲发生器相联接;有两只电极以粘接或其他方法并排以屈面接触方式固定于牵引桥凸面之上,电极与牵引桥之间绝缘处理,电极以导线与电脉冲发生器输出部分连接。电极与皮肤接触部分放置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并具导电功能的药物衬垫。治疗时以弓形牵引桥凸面为支点,使患者颈部过度后伸,致颈椎角度改变使椎间隙增宽。从而显著减轻骨质增生造成的对椎神经及血管的压迫,作为牵引桥基座的脉冲发生器发出电脉冲通过输出电极直接刺激颈部肌肉,使颈部肌群产生有节律的舒缩运动,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输出电极产生的电磁运动,将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止痛作用的药物离子透入颈部病变组织,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运,减轻组织炎症水肿,促进增生骨质的吸收,达到对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
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由弓形自然牵引桥板、电脉冲发生器、治疗电极、药物衬垫构成。电脉冲发生器同时作为弓形牵引桥板的基座,二者以上下结构方式联接固定。输出电极并排屈面固定于弓形牵引桥板之上,电极与牵引桥板之间绝缘处理,治疗时电极之上放置具治疗和导电功能的药物衬垫。
具体结构及实施例以附图说明。
图1为脉冲式颈椎自然拨伸牵引桥的正面图;图2为其俯视图。
图中1表示弓形颈椎牵引桥板,呈︿状,可选用具一定强度的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图中2表示电脉冲发生器机壳体部兼作弓形颈椎牵引桥基座,内有脉冲发生电路及元件;图中3表示两块具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薄板制做的输出电极,并排固定在桥背上,通过导线与电脉冲发生器连接;图中4表示治疗选择钮;5表示电源开关;6表示联接件;7表示耳机插孔;8表示指示灯。图中虚线为电脉冲发生器的俯视图,因被弓形牵引板遮盖,故采用虚线表示。
使用时选择具导电性能的两长条药物衬垫置于电极之上,注意两药物垫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被治疗者一般取仰卧位,患病颈椎部位皮肤与电极及其上之药垫密切接触,这时头部随牵引桥弓背自然下垂,颈椎以桥弓为支点顺序改变角度,从而使各椎体间隙加大,此时将电源接通,选择合适的治疗钮,逐渐加大电脉冲刺激量,以患者感觉颈部肌肉出现有节律的收缩且以能耐受为度,治疗约30分钟后关闭电源,治疗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希忠;马桂英,未经张希忠;马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0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热管蒸发器
- 下一篇:卷烟附带火柴盒式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