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定位管式弹性风钩无效
申请号: | 93231190.3 | 申请日: | 199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2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丰 |
主分类号: | E05C17/30 | 分类号: | E05C17/30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海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弹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五金技术领域。
目前窗扇上使用的定位风钩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有一种自落式定位风钩,它是由一端与固定在窗扇上的铰链座铰接,另一端两侧面带有定位凹槽的定位杆、与定位杆呈滑动配合且底面带有凹槽的定位套和固定在窗框上且与定位套铰接的铰链座组成。窗扇开启时,定位杆在定位套中滑动,当定位杆的定位凹槽部位进入定位套中时,定位杆依其自重落入定位套底面上的凹槽内,这时,定位杆上的定位凹槽就卡在定位套上,将定位杆定位。关闭窗扇时,用手抬起定位杆的端部,定位杆上的定位凹槽就脱离定位套底面上的凹槽,定位杆又可在定位套内滑动,即可将窗扇关闭。这种定位风钩,其自动定位依靠自重,可靠性差;当风力较大时,窗扇摆动,定位杆上的定位凹槽部分活动易从定位套底面上的凹槽内脱出,失去定位作用。而且这种风钩,关闭窗扇时需用手来配合,对于位置较高的窗户,如生产车间的上层窗户,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窗扇开启均能自动定位,且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的自定位管式弹性风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固定在窗扇底边上的铰链座1和固定在窗框底边上的铰链座8之间装有推拉杆5和套管4,其中推拉杆5装置在套管4内,它的左端伸出与铰链座1铰接;套管4上有与其紧固在一起的堵头2,堵头2与定位杆5之间呈滑动配合;定位杆5的右端带有滑块6,滑块6的右面装有弹簧7;套管4的右端与铰链座8铰接。本自定位弹性风钩,当窗扇开启时,用手推动窗扇,推拉杆5首先向套管4内压入,当开启的角度超过本风钩的机械死点位置(即窗扇的铰链轴线与推拉杆5和套管4的轴线延长线相交时,风钩所处的位置),再继续推动窗扇,弹簧7就将推拉杆5从套管4内推出,使窗扇开启到设计的开启位置上。关闭窗扇时,将窗扇向回拉,推拉杆5逐渐缩入套管4内,将弹簧7压缩,当超过本风钩的机械死点位置时,继续拉动窗扇,弹簧7又给推拉杆5一个推力,将窗扇关紧定位。
在窗扇的开、关过程中,为减少滑块6与堵头2之间的撞击力,使窗扇开启平稳,在堵头2的内侧装有弹性垫3,它给推拉杆5一个阻尼作用和将堵头2与滑块6两个钢性件分隔开。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窗扇开、关过程中,本风钩会出现一个机械死点位置。这样,窗扇开启和关闭时,最后都产生一个推力,使窗扇开、关自动定位。本风钩在大风时能使顺风一面的窗扇自动关闭。即风大时会推动窗扇向关闭方向摆动,这时套管内的弹簧支撑力也越来越大,当风增大到能推动窗扇越过本风钩的机械死点位置时,窗扇就会自动关闭,且在弹簧的推力下,窗扇不会再被风吹开。本风钩的推拉杆可伸缩,在窗扇任意开启时,没有机件伸入室内而碍人碍物。因此最适宜在双层窗户中使用。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尤其是应用在天窗上和车间的上层窗户上,使用效果更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它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中,1为铰链座,使用时它固定在窗扇的底边上;2为堵头、3为用橡胶制成的弹性垫,它们与推拉杆5呈滑动配合,且堵头2与套管4通过螺纹紧固在一起;推拉杆5在左端与铰连座1铰接,右端位于套管4内且与滑块6通过螺纹固连成一体;7为弹簧,它装置在套管4内,位于滑块6的右面;8为铰链座,与套管4的右端铰接,使用时紧固在窗框的底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丰,未经张志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1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式电焊遮光防护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测量体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