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无效
申请号: | 93232195.X | 申请日: | 199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14 |
发明(设计)人: | 尉迟斌;刘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新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祥仁 |
地址: | 2610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溴化锂 吸收 制冷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收式制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技术领域。
目前通用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以及溶液热交换器几部分构成,它是以蒸汽为热源,以水为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制取7-15℃的低温冷媒水,用作空调或生产工艺过程的冷源。该机的不足之处是其要求的热源品位比较高,只能利用锅炉蒸汽,而不能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废汽等余热作为热源,因而运转成本高,限制了该机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废汽等的余热作为热源的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降低运转成本,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新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台普通的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即它包括安装在一个主筒体内的蒸发器,安装在蒸发器下方的吸收器,安装在蒸发器上方一侧的低压发生器以及与其结合的冷凝器,安装在主筒体一侧的高压发生器。其特征是在主筒体的上方还安装有与低压发生器及冷凝器并排的可利用工业废水、废液、废汽等余热作为热源的余热发生器以及与其结合的冷凝器。上述各部分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上面所说的余热发生器为一喷淋式发生器,与其结合的冷凝器为一管壳式换热器,二者之间装有挡板及挡液板,并一同安装在一个筒体内。该余热发生器主要包括安装在筒体上部的溴化锂稀溶液喷淋管,安装在喷淋管下方的余热传热管,安装在余热传热管侧上方的抽气管,以及固定安装在筒体侧下部的液囊。由于工业废液、废水中有许多杂质,对管子磨损较严重,因而余热传热管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在高压发生器的下方安装有一个通过管道与其连接的凝水回热器,在主筒体下方安装有通过管道与高压发生器连接的高温热交换器以及通过管道与凝水回热器连接的低温热交换器。还具有一个通过管路与低压发生器及冷凝器连接的冷剂蒸汽过冷器。
本实用新型除具有普通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优点外,还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废汽的余热作为发生器的一部分热源,因而可以降低运转成本,节约能源。例如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个中型酒精生产车间,以该车间蒸馏工序产生的醪液和热水作为余热发生器的热源,制取冷媒水取代地下水或自来水用于该车间发酵工序的冷却,每天可节约用水3000m3,并可大大减少排污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余热发生的外形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图4中的A-A剖视图。
附图给出的实施例是在一台蒸汽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单效利用工业废热作为热源的余热发生器(6)以及与其结合的冷凝器(5)。因而它是一台单双效结合的复合型制冷机。它的总体构成是:在机架(16)上安装有一个主筒体(15),在主筒体(15)内的下部安装有吸收器(1),中部安装有蒸发器(2),上部安装有低压发生器(3)以及与其结合的冷凝器(4)。蒸发器(2)、吸收器(1)、低压发生器(3)皆为喷淋式热交换器,冷凝器(4)为管壳式换热器。在主筒体(15)的上面与低压发生器(3)及冷凝器(4)并排安装有余热发生器(6)以及与其结合的冷凝器(5),二者安装在同一个筒体(20)内。余热发生器(6)为一喷淋式发生器,主要包括安装在筒体(20)上部的溴化锂稀溶液喷淋管(23),安装在喷淋管(23)下方的其内通以废液的不锈钢余热传热管(24),安装在余热传热管(24)侧上方的抽气管(21),以及固定安装在筒体(20)侧下部的液囊(19)。冷凝器(5)为一管壳式换热器,它与余热发生器间装有挡板(18)和人字形不锈钢挡液板(22)。余热发生器筒体一侧装有视镜(25)。在主筒体(15)的下方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用于回收浓溶液热量的高温热交换器(10)和低温热交换器(13),二者皆为方形管壳式热交换器,在高压发生器(7)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回收自高压发生器(7)出来的加热蒸汽凝水热量的凝水回热器(9),它为一圆形管壳式换热器。冷剂蒸汽过冷器(17)也为一圆形管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在蒸发器(2)内,由冷凝器(4)(5)进入的冷剂水在蒸发器水盘中集结,从蒸发器液囊流出经管道由冷剂泵(8)打入冷剂水喷淋管,蒸发器(2)的传热管内通以冷媒水,喷淋在管外的冷剂水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蒸发,产生制冷效应,传热管内的冷媒水(从C口进D口出)在蒸发器(2)与冷却设备间循环流动,向外界提供冷源。在吸收器(1)内,喷淋在传热管外的溴化锂混合液被管内的冷却水冷却,吸收来自蒸发器(2)的冷剂水蒸汽,使制冷过程不断进行,热管内的冷却水从吸收器中流出后经管道进入冷凝器(4)(5)。吸收了冷剂水蒸汽的溴化锂稀溶液从吸收器(1)由管道流出,再由低压发生器泵(12)加压,经过低温热交换器(13)和凝水回热器(9)并在其中升温后分别进入低压发生器(3)和余热发生器(6)。在低压发生器(3)内,传热管内通以来自高压发生器(7)的冷剂蒸汽,对管外的溴化锂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4)冷凝,管内的冷剂蒸汽冷凝成的冷剂水,经过冷剂蒸汽过冷器(17)传热管内的冷却水降温后也进入冷凝器(4)。在余热发生器(6)内,余热传热管(24)内通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液和热水,对自喷淋管(23)喷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的冷剂蒸汽经挡液板(22)进入冷凝器(5),被管内的冷却水冷却成冷剂水。降温后的废液和热水自余热发生器(6)内回到生产流程处理或排放,而冷凝器(4)(5)内的冷剂水经节流管进入蒸发器(2),重复用于制冷工作流程。通在吸收器(1)和冷凝器(4)(5)传热管内的冷却水由E口进F口出,与冷却塔连通循环流动,通过冷却塔向环境放热。在低压发生器(3)和余热发生器(6)中,溴化锂稀溶液分别被来自高压发生器(7)的冷却水蒸汽和工业废液、热水等加热浓缩成“中间溶液”,中间溶液经管道流出并由高压发生泵(11)加压,经过高压热交换器(10)并在其中升温后进入高压发生器(7)。在高压发生器(7)内,传热管内通以锅炉蒸汽,加热管外的溴化锂溶液使之沸腾蒸发,产生冷剂蒸汽而浓缩,产生的冷却蒸汽通过管道进入低压发生器(3)的传热管内作为其热源以双效利用。从高压发生器(7)内出来的浓溶液经过高温热交换器(10)和低温热交换器(13)并在其中降温后,在来自低压发生器泵(12)的一部分稀溶液的引射作用下进入引射器(14)并产生混合,形成的溴化锂混合液进入吸收器(1)的喷淋管喷淋,重复用于制冷工作流程。从高压发生器(7)出来的锅炉蒸汽的凝水进入凝水回热器(9)的传热管内,使管外的稀溶液升温,以减少低压发生器(3)和余热发生器(6)内的热源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新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新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2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幅收音和电磁感应二用无线耳机
- 下一篇:易开启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