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双输入行星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2557.2 | 申请日: | 199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悦;张景德;王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思悦;张景德;王思喜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输入 行星减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器,特别是一种NGW行星减速器。
众所周知,目前应用的NGW行星减速器(JB1799-76)均采用单轴的方式完成动力输入的,这一传统的动力输入方式使NGW行星减速器传动比的增大受到影响,人们为了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不得不把该类减速器串联使用,为此人们在成本、体积、重量等方面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归属于NGW行星减速器一类的动力双输入行星减速器,它能把NGW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比由目前不足14提高到无究大,同时该动力双输入行星减速器由于采用了轴套输入的结构,因此其与工作机动力输入轴的套装联接就省去了目前NGW行星减速器的座装、对中及使用联轴器等方面的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内齿轮(1)同动力输入轮(2)固联为一体,与行星轮(3)呈转动配合的行星轮轴(4)同动力输入轮(5)固联为一体,而通过皮带(8)(或链条、齿轮)带动动力输入轮(2)、(5)的驱动轮(9)是由电机(10)驱动的。当电机(10)开动时,驱动轮(9)就带动动力输入轮(2)和动力输入轮(5)转动,为此内齿轮(1)只作周向转动,而行星轮(3)除作公转运动外还要作自转运动,这样在内齿轮(1)和行星轮(3)两个不等的周向齿速度的作用下,与轴套(7)固联的太阳轮(6)则被驱动,从而完成输出轴套(7)的低速输出。若是分别改变动力输入轮(2)、(5)和驱动轮(9)的径向尺寸,即可改变本减速器的传动比。
本发明因为采用了驱动内齿轮(1)作周向转动的动力输入轮(2)和驱动行星轮(3)作公转的动力输入轮(5)双动力输入的结构形式,使得本发明减速器的传动比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减速器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动力双输入行星减速器包括有:与内齿轮(1)固联的动力输入轮(2)、与行星轮(3)呈周向转动配合的行星轮轴(4)、与行星轮轴(4)固联的动力输入轮(5)、与太阳轮(6)固联的输出轴套(7)和通过皮带(8)(或链条、齿轮)能带动动力输入轮(2)、(5)转动的驱动轮(9),并且驱动轮(9)固联在电机(10)轴上。
当电机(10)接通电源时,驱动轮(9)通过皮带(8)带动动力输入轮(2)和动力输入轮(5)转动,当动力输入轮(2)带动的内齿轮(1)的周向齿速度与动力输入轮(5)带动的行星轮(3)的公转齿速度出现差值时,太阳轮(6)及与其固联的输出轴套(7)即可出现低速转动,并且这一差值越小,输出轴套(7)的转速越低,若差值为零时,输出轴套(7)的转速为零,这说明传动比为无穷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思悦;张景德;王思喜,未经王思悦;张景德;王思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2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