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复式化学制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32946.2 | 申请日: | 199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西柱;赵琰;林民;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司麦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21/00 | 分类号: | A62B21/00;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国权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化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制氧装置,尤其供缺氧环境补氧用的化学制氧装置。
目前,市场上的化学制氧装置大都属一次性使用装置,在供氧时还需要外加大量冷水,供氧又不能随时控制,而且供氧时间短。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复式化学制氧装置,能重复使用、且随时控制制氧,操作又简便的化学制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具有外壳,在外壳内设有三层腔,上层为制氧剂腔、中层为阶梯迷宫式催化剂通道腔及下层为废水腔,其中制氧剂腔底端出液口经控制阀连通催化剂通道进液口,该催化剂通道腔出液口直接连通废水腔,而催化剂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支持在废水腔顶端上右侧的净化剂桶底端进气口,净化剂桶顶端设有出气口。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供氧时间长,且可随时控制供氧,操作简便、应用广泛,造价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顶盖,2、制氧剂腔,21、进料口盖,22、出液口,3、控制阀,4、催化剂通道腔,41、进液口,42、出液口,43、出气口,44、气孔,5、废水腔,51、排废水管,6、净化剂桶,61、进气口,62、出气口。
本实施例的外壳1内设有三层腔,上层为制氧剂腔2,中层为阶梯迷宫式催化剂通道腔4及下层为废水腔5。外壳1及三层腔均由ABS工程塑料制成。
制氧剂腔2顶端设有一进料口盖21(螺旋盖)打开顶盖11再拧开进料口盖21装进液态制氧剂(H2O2),旋紧进料口盖21防液体漏出,底端设有出液口22。
控制阀3设在外壳1侧壁上,其进口与制氧剂腔2的出液口22连通或断开,由螺旋式阀杆操纵,控制阀3的出口连通催化剂通道腔4的进液口41。
催化剂通道腔4为二层倾斜阶梯,而且每层又是横隔层,相邻横隔层的开口是错开的迷宫式通道,使液体在催化剂通道腔4内与催化剂(MnCl2)(催化剂通道4内放置)充分接触,产生大量氧气,催化剂通道腔4除具有进液口41外,还有出液口42和出气口43;此外,下层产生的氧气是经气孔44进入上层。废水腔5从催化剂通道腔4底部出液口42流出的废水直接流入废水腔5内,在废水腔5的侧下方连通一根排废水管51(乳胶管)供排出废水,在正常供氧过程,可用管夹夹住(堵住)排废水管51出口。
净化剂桶6支持在废水腔5顶端上右侧的竖直桶,在该桶底端进气口61用硅胶管连通催化剂通道腔4的出气口43,经过该桶内的净化剂(MuCl2和活性炭),通过该桶顶端的出气口62供给氧气,可供高级空调房间、空调汽车、甚至地下、水中补充氧气,也可供医疗、保健和急救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司麦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司麦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2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