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接触开关的磁芯无效
申请号: | 93233078.9 | 申请日: | 199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斌 |
主分类号: | H03K17/95 | 分类号: | H03K17/95;H01F7/0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接触感应开关的磁芯改进。
无接触开关又称接近开关,在控制过程中,当有金属体接近开关的感应端时,就能起到开关作用。磁芯是无接触开关的主体部件。图1为已有无接触开关的磁芯断面结构图,磁芯的芯体[1]为“E”形,在“E”形芯体的中柱[2]上设置线圈[3],线圈接控制电路。通电时,磁芯产生如图1中所示的磁场,当金属体接近磁芯,位于磁场内时,则产生感应涡流,削弱振荡线圈的磁通,使线圈的品质系数降低,相应的控制电路根据线圈品质系数的变化而作用,控制执行元件实现开关动作。图1中的H值为磁场的发散距离,正常情况下,H值为中柱[2]至边柱 间距N值的1.0~1.5倍,其磁场的空间范围较小,灵敏度较低。当需要增大感应距离、提高开关灵敏度时,则需加大芯体尺寸,增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场空间范围大、灵敏度高的无接触开关的磁芯,而且节约成本。
技术方案如下:
图2为方案一的结构图,图3为方案二的结构图,图4为方案三的结构图。
方案一,见图2。芯体[4]为“U”形,线圈设在边柱[5]上,线圈接控制电路。将“E”形芯体改进为“U”形芯体,在结构上相当于去掉了“E”型芯体的中柱,而把线圈设在边柱上,在相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加大了线圈边柱与另一边距的间距,由于磁场的发散距离与该间距成正比,因而增大了磁场发散距离,扩大了磁场空间范围,发散距离越大,开关感应距离就越大,灵敏度则越高。而且“U”形芯体较“E”形芯体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芯体还可为“⊥”形或“L”形。图3为“⊥”形结构,芯柱[6]上设置线圈。图4为“L”形结构,芯柱[7]上设置线圈。将“E”形芯体改进为“⊥”形或“L”形,在相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同样可增大磁场的发散距离,提高开关灵敏度和节省材料。
实施例,图5为实施例结构图。芯体[8]为“U”形,采用铁氧材料,外形长85毫米,两边柱间距60毫米;本例的线圈为100砸,设置在边柱的顶部,线圈绕制后外形成扁平状,即长30毫米,厚8厘米,线圈外形为扁平状和设置在边柱或芯柱顶部,有利于磁场发散。本例的磁场发散距离为60毫米左右。图5中所示的壳体[9]、盖[10]为塑料材质,控制电路采用已有技术的电路,电路板[11]设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U”形、或“⊥”形、或“L”形芯体,与已有技术比,可增大磁场发散距离,提高开关灵敏度,而且节省材料,生产工艺控制简单,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斌,未经李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3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