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冷式微细粉碎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233221.8 申请日: 1993-02-16
公开(公告)号: CN2148605Y 公开(公告)日: 1993-12-08
发明(设计)人: 孔令和;宾武生;王士开;俞礼杰;万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2C13/14 分类号: B02C13/14;B02C23/18
代理公司: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森林
地址: 43001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式微 粉碎机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冷式微细粉碎机。

现有塑料、制药、粉末涂料及其它化工行业使用的粉碎机械设备,一般是万能粉碎机(爪式或锤式),鄂式破碎机、球磨机等一种或几种连机组成生产线。一般为低速回转或活动锤冲击粉碎,也有采用扁齿、棒齿,经齿圈齿间的反击和物料相互撞击成粉末。粉碎效果较差,物料粒度不均匀,粒径不易保证,粒度分布范围宽;且设备功耗大,噪声大,环境污染较大;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更换品种困难,并且产量低,一般生产180目左右的物料,每小时产量约在10~40公斤左右。上述设备普遍无强制冷却,故一般工作温度大多在80℃左右,有的夏季温度更高,被加工物料常常由于温度超过软化点而发生粘附、胶着导致结块,使设备运行不久即被迫停机检修,不但影响生产效率,且影响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双冷式微细粉碎机,达到自动控温、自动进料、自动分级,严格控制制品粒度分布和粒径,达到密封生产、高效和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主机、产品收集器、尾粉装置、电控柜以及冷却系统。主机的机盖22和机体24均采用密封夹套25、36、38及39,设计有迂回式通道。当冷却介质流过通道时,增加了介质与机体机盖内壁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地带走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另外冷却通道(即夹套39)、专用冷却介质循环系统(设置在冷却箱11中)、温度传感器及控制仪6(设置在电控柜8上)共同组成控温系统。根据用户不同需要,可选用不同的冷却介质。工作温度可控制在60℃以下,因此,无论北方南方,一年四季均可正常生产。

为控制物料产品的粒度,本实用新型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1、主机的机架17和分级轮盘42上分别设置有电磁传感器41及电磁发射装置43,可及时测出分级轮的转速,检测不同物料在不同速度下生产出的成品粒径,制定出粒径/转速的换算表。实际生产时,面板上数字显示屏显示出分级轮的转速,根据用户要求,可调节分级轮的转速,从而改变离心力F的大小,即能得到一定范围内的物料粒径。2、采用光电微机测微系统(见图8),在物料通过的管道4两测设置有光电发射装置44和光电接收装置45。通过实时检测光通量,并将光能量转变为电量。物料粒径不同,光通量不同。数据经微机处理后,可显示出物料粒径。3、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在电控柜8中设置交流变频调速器,实现对粉碎主电机16、回收风机1、分级电机10的宽范围的无级变速,从而改变空气动力E和离心力F的大小,达到控制分级目的。

为了提高效率,实现快速换料,本实用新型采用δ=0.6~1.2毫米的半抛光或全抛光不锈钢板,制成活动式快速拆装的产品收集器2和主机上部的输送管4。由于内壁抛光,光洁度极高,粉料不粘附,不仅能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污染,而且还能大大缩短换料换色时间(见图1中的2、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功能全,一机多用。不但可加工粉末涂料、塑料、树脂等化工产品,还可加工粮食、药材、食品、颜料、农药及多种矿物料;既可常温、低温加工,又可超低温加工,工作温度<60℃或零下,故特别适于热敏性物料的粉碎加工。2、制品粒度显示直观,控制方便,粒度均匀,分布集中,可按用户要求在规定粒径内任意控制调节。3、整机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耗电省,生产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由于集多台设备功能于一机,故减少了工序,节约了劳力,降低了生产成本。4、实现了连续密封生产,减少了车间粉尘,降低了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减少多工序造成的杂质污染;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本大大低于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高压风机,2为产品收集器,3为除尘柜,4为输送管,5为出料阀;6为温度控制仪,7为分段显示仪,8为电控柜,9为主机,18为传动皮带,20为除磁装置。

图2是图1中主机9及周围部件的俯视图。图中,10为分级电机,11为冷却箱,12为输液泵,13为进料电机,14为送料螺杆,15为料斗,16为主电机,17为主机架,19为进风口。

图3是图1中主机9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图中,21为出料口,22为机盖,23为分级轮,24为机体,25为夹套,26为齿圈,27为粉碎棒,28为分级轴,29为主机轴,30为进风口Ⅰ,31为轴座,32为主机皮带轮,33为分级皮带轮,34为风室,35为进风口Ⅱ,36为夹套,37为进料螺杆,38为夹套,39为机盖夹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3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