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高效工程扩孔钻头无效
申请号: | 93233262.5 | 申请日: | 199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铭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桂兰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高效 工程 扩孔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高效工程扩孔钻头。
目前国内外建筑安装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单钎片硬质合金镶制的麻花钻头,由于是采用全截面旋转切削和冲击钻凿工作原理,所以在配合各类机具作业于高硬度及坚硬度石料、混凝土、砖墙时,存在着能耗高、工效低、有效作业截面小、作业环境污染大、机具设备利用率低及损耗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组合式高效工程扩孔钻头,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钻头包括定位导向轴、钻头体以及钻具锥轴三部分,其中,钻头体是由钻头筒、钻头套管及钻头锥柄依次相固连而组成,在钻头筒口上装有按双轨迹圆周线内外交替排列的若干(偶数)刀片,定位导向轴装于钻具锥轴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刀片在钻头筒上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3-5是刀片结构的三视图。
图中,1-定位导向轴,2-钻头筒,3-合金刀片,4-钻头套管,5-钻头锥柄,6-钻具锥轴,7-坡口,8-牙轮,9-圆顶出屑槽。
参照图1、图2,由依次相固连的钻头筒(2)、钻头套管(4)、钻头锥柄(5)以及装在钻头筒(2)口上并按双轨迹圆周线内外交替排列的8片合金刀片(3)组成钻头体,定位导向轴(1)装在钻头筒(2)口上,起径向定位和轴向导向作用,钻具锥轴(6)通过锥度螺纹安装于 钻头锥柄(5)上,定位导向轴(1)安装于钻具锥轴(6)上。本实用新型的合金刀片(3)的结构详见图3-5,每一刀片共有5个切削刃口,各个切削刃口均小于90°,底部有一凸台用于工艺定位。
为了进一步减少钻头作业时的摩擦、降低能耗并提高加工质量,钻头筒(2)口的圆周内外均设有坡口(7),并按旋转方向在刀片(3)之间均布有牙轮形钻齿(8)。
此外,为了减小钻头体外圆摩擦面积及操作偏差和减轻由于机具振动产生被作业孔内壁与钻头表面的摩擦阻力,本实用新型将由钻头筒、钻头套管、钻头锥柄所组合形成的钻头体外表设计为圆台阶梯级结构,同时在钻头筒(2)外壁上设有两排以上圆顶出屑槽(9),从而降低了钻具的能耗,提高了有效工作率。
作业时,通过钻具锥轴(6)将动力传送给钻头体对被作业物进行作业。为控制钻头体对被作业物的径向跳动及钻凿作业时钻头的规则运转,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第一次扩孔须将定位导向轴(1)安装在钻头体内,并将其超出部分插入被作业物的引孔内,在定位导向轴的径向定位和轴向导向作用下,通过钻头筒上内外两组交替结构的刀片,形成两条圆周线轨迹进行轮番冲击和旋转切削钻凿作业。作业时,封闭的钻头体内腔将大量尘屑留在钻头体内,只有少量的尘屑由钻头体出屑槽排出,从而减轻了作业时的污染,改善了作业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是改变传统麻花钻头的全截面冲击旋转钻凿作业方式为在两条圆周线轨迹形成的圆环面积内进行钻凿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有效作业截面及工效并降低了能耗,同时也较大程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机具设备损耗及环境污染,同时,更扩大了设备的应用范围,被作业物的加工精度失圆率在1%以下,是一种理想的钻凿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铭,未经张大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3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轮式气体流量表
- 下一篇:马桶水箱冲水增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