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防盗密码锁无效
申请号: | 93233724.4 | 申请日: | 199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哲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哲昭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一兵 |
地址: | 411201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防盗 密码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锁,特别是一种电子防盗密码锁。
目前,电子密码锁发展较快,由“拨档”式带机械操作的到电子式的,但他们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密码位数低,一般三至四位,而且不易修改密码,开锁时间要求严格,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推门,否则又会重新锁上,需要重新开锁,其可靠性和保密性均不理想,在市场上声誉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码位数和组数多,具有防盗能力强的电子防盗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电子防盗密码锁包括电磁锁4,由键盘I的行和列输出端电接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构成编码电路1,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两输出端分别输出开锁和报警两路低电平信号至开锁控制电路2和报警控制电路3;开锁控制电路2是由偏置放大电路的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串接继电器J2,三极管BG2的基极收编码电路1中的IC1输出的开锁信号,用继电器J2的接点接通电磁锁4的电磁铁L的电源。报警控制电路3是由偏置 放大电路的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串接继电器J1,三极管BG1的基极接收编码电路1中的IC1输出的报警信号,用继电器J1的接点接通报警电路5的电源;报警电路5是由集成电路IC2电接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由低频调制成高频的振荡电路,输出高频信号至射极跟随器的三极管BG3的基极推动扬声器Y构成。在编码电路1的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经开关K1与直流电源地线连接构成密码修改输入电路;在编码电路1的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是由CMOS集成电路TWH9103构成。
本实用新型电子防盗密码锁采用的中央微处理器是用TWH9103型大规模CMOS器件,不仅体积小,静态耗电低,用3-6伏直流电压就能正常工作,而且功能齐全,保密程度高,密码有效位数可达12位,拥有1012即一万亿组密码,大大提高了其保密性。此外该锁具有密码存贮功能,修改功能以及报警功能。该电子锁的电磁锁体采用A1073电磁锁,其结构巧妙,防盗能力强。该锁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电子防盗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
图2是编码电路1,开锁控制电路2,报警控制电路3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报警电路5的电路图;
图4是电磁锁4的电磁铁L控制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编码电路1,开锁控制电路2,报警控制电路3,电磁锁4以及报警电路5组成,直流工作电源采用在线稳压充电免维护蓄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哲昭,未经曾哲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3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