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饮冷冻柜无效
申请号: | 93233930.1 | 申请日: | 199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果达;张开达;汤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果达 |
主分类号: | F25D13/00 | 分类号: | F25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饮 冷冻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并保存食品的装置,尤其能给人们提供冷饮水和冷冻食品的冷饮冷冻柜。
现市场上出售的冷冻柜,由柜体、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过滤器、毛细管等组成。它是把制冷剂用空气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气进入冷凝器,经过过滤器、毛细管最后到达蒸发器,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而吸收大量热量使柜内温度降低,达到冷冻食品的目的。但它对于柜内较多冷饮水冷却时,降温速度慢,而且冷冻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寻找一种既较快冷冻柜内的食品又能快速冷却冷饮水的冷饮冷冻柜。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原理,是在冷冻柜原理的基础上,加上冷饮机中与冷冻柜中不同的部分原理结合起来的。制冷过程利用一般冷冻柜的制冷原理(见市场上一般冷冻柜和冷饮机使用说明书),用一个适当容量的压缩机起动后,根据容量的需要用1个或2个蒸发器内产生的复热的低压制冷剂通过贮液筒吸入汽缸中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1个或2个冷凝器与强迫对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成为液体,再通过过滤器、毛细管的节流作用进入蒸发器中膨胀吸热蒸发,从而使柜内的冷饮水及食品失去热量,温度降低,如此不断循环,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选用1个或2个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目的是:保证不同容量的柜内冷冻箱内食品保持正常的冷却速度和温度外,对柜内冷饮箱的冷饮水以较快的速度降低。
在冷饮箱中及底部装有冷饮装置,主要部件有饮料桶、喷水管、喷水泵组件、出液橡皮管、把手组件、夹管弹簧、底部同时装有机电装置,包括:压缩机、水泵电机及其组件、风机电机及其组件、蒸发器、冷凝器、开关、进水管接头、加水阀胶管等。
在饮料桶内装有喷水管、喷水泵组件,通过水泵电机带动,可以搅动并喷射冷饮水,既可以便于散热加快冷却,又有喷泉四射,新颖美观感。
在桶底部通过出液橡皮管、把手组件、定位销和装在冷饮箱外的夹管弹簧等组成出液装置。当杯子碰到夹管弹簧后,由于弹簧的压力使管口打开,桶内的冷饮水流出,便于顾客饮用。
在冷饮箱内上方装有温控器,以调节箱内冷饮水的温度,使其为5℃左右,温度降得太低,换热效果差,而且防止冷饮水结冰。
在冷饮桶下面的风机电机和轴流风叶等组件,当电机起动后,通过风叶迅速排热,使冷饮冷冻柜达到较快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冷冻柜相比较,在具备冷冻柜功能的基础上,以增加较低的费用,而增加冷饮功能,较经济与实用满足了顾客对冷饮冷冻柜多方面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为冷饮冷柜的制冷原理图。
图3为冷饮冷柜的外形图。
图4为饮料桶及其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温控器 2.开关 3.加热器
4.过载保护器 5.空气压缩机 6.断电器
7.风机电机 8.水泵电机 9.补偿电容
10.灯泡 11.冷凝器 13.贮液桶
14.蒸发器 15.毛细管 16.过滤器
17.柜盖 18.胶脚 19.冷冻箱
20.夹管弹簧 21.冷饮箱 22.柜侧板
23.出液橡胶管 24.饮料桶 25.把手组件
27.机电装置 28.喷水管 29.喷水泵组件
32.节电开关
在图1中,合上温控器(1)和开关(2)、空气压缩机(5)、风机电机(7)和水泵电机(8)起动运转、灯泡(10)亮,表示整个线路有电源,在运转过程中,当压缩机(5)过载时,过载保护器(4)动作断电,断电器(6)断电,从而使压缩机(5)断电以确保压缩机不损坏,补偿电容(9)是为风机电机(7)和水泵电机(8)功率补偿,改善起动和运行效果用的。当柜内有霜出现时,合上节电开关(32),加热器(3)通电,使柜内霜自动溶解,达到除霜目的。
制冷原理见图2。当空气压缩机(5)起动后,将1个或2个蒸发器(14)中的复热的低压制冷剂通过贮液筒(13)吸入气缸中,将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1个或2个冷凝器(11),毛细管(15)的节流作用进入蒸发器(14)中膨胀吸热蒸发,从而使箱内的冷饮水及食品失去热量,温度降低,如此不断循环,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果达,未经张果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3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