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线制远程传输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4013.X | 申请日: | 199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单建刚;李吉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绍;单建刚 |
主分类号: | H04L5/16 | 分类号: | H04L5/16;G06F13/3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国平 |
地址: | 410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线 远程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传输通道提供多用途的数字信息传输装置,进一步是指一种采用半双工串行异步通讯方式的二线制远程传输器。
目前,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进行远距离通讯的专用设备,其关键技术是传输距离。然而国内只有传输距离为4~6KM的产品,具有代表性的为浙江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生产的RDS-3型。国外也只有传输距离为10KM的产品,具有代表性的为美国Generol Data COmon Inc生产的LCM1010型。至于数据传输采用基带传输,则据外国文献记载,极限距离为5英里(8K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方式为半双工串行异步通讯、数据传输采用基带传输的且传输距离可达上百KM的二线制远程传输器。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其电路部分由发射电平转换电路(1)、发射电平指示电路(2)、放大驱动电路(3)、控制隔离电路(4)、信道保护网络(5)、消噪整形电路(6)、接收电路(7)、接收电平指示电路(8)及接收电平转换电路(9)组成,上述电路的连接关系和信号流向是,发射电平转换电路(1)的输出端分别与发射电平指示电路(2)和放大驱动电路(3)的输入端以及控制隔离电路(4)的控制端相接,控制隔离电路(4)的输入端连在放大驱动电路(3)的输出端,控制隔离电路(4)的输出端将具有驱动功率的发射信号供给信道保护网络(5),信道保护网络(5)将接收信号供给消噪整形电路(6)的输入端,消噪整形电路(6)的输出端与接收电路(7)的输入端相接,接收电路(7)的输出端分别与接收电平指示电路(8)和接收电平转换电路(9)的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两套完全相同的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传输器,分装在进行远距离通讯的两地,两个传输器之间采用两条通讯传输线(可用普通电话专线或普通双绞导线),两端分别与两个传输器的信道保护网络(5)的通讯传输端A、B相连,同时分别将每个传输器的发射电平转换电路(1)的输入端分别与该地计算机的通用标准接口RS-232C的发送端TxD相接,将每个传输器的接收电平转换电路(9)的输出端分别与该地计算机的通用标准接口RS-232C的接收端RxD相接,将每个传输器的电路引入该地计算机系统具有的双极性电源+Vcc和-Vcc作为工作电源。在进行了上述连接之后,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即可投入通讯使用。
工作时,从TxD端送出的串行数字信号输入到发射电平转换电路(1),发射信号经电路(1)放大和进行电平转换后分三路输出,一路送至发射电平指示电路(2)作发射电平的发光指示,另一路送至放大驱动电路(3)进行放大并转换为具有一定功率的双极性高电平信号输出,还有一路作为控制信号送到控制隔离电路(4)的控制端,该控制信号用于同步控制从放大驱动电路(3)输送给控制隔离电路(4)的发射信号的通断,具有驱动功率的发射信号从控制隔离电路(4)输出端送至信道保护网络(5),从其通讯传输端A、B进入两条通讯传输线传送给对方。
来自外端的串行数字信号经两条通讯传输线送至信道保护网络(5)的通讯传输端A、B,由信道保护网络(5)将接收到的信号输送至消噪整形电路(6),经过消噪整形,使信号波形不失真,然后由消噪整形电路(6)送至接收电路(7),接收信号在这里被转换成TTL电平后再分两路输出,一路送至接收电平指示电路(8)作接收电平发光指示,另一路送至接收电平转换电路(9),转换为双极性电平且作放大输出,送入计算机标准接口的RxD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电路结构中采用了设计合理的控制隔离电路、消噪整形电路和放大驱动电路,因此传输距离大大提高,可达75m~100km,更加方便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远距离通讯;其通讯方式采用半双工串行异步通讯,数据传输采用基带传输,直接将数字信号在线路上传送,通讯线采用普通电话线或双绞导线,将线路减少到一对,这就降低了线路投资和硬件费用;该传输器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使用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
图2为图1方框图的一种具体电路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绍;单建刚,未经李吉绍;单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4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熨衣板
- 下一篇:一种可改变角度的微型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