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焦涡旋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4050.4 | 申请日: | 199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军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 涡旋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燃烧器,它应用于燃气灶具。
在背景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86207821公开了一种缝隙孔旋流燃烧器,这种燃烧器由于其分火器为其上开有直线型通气槽的圆锥台形,炉头采用中央进气形式,致使火力不能较好集中,负压作用不明显,二次空气的补给欠充分,造成燃烧不够完全,其热交换时间,热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克服这些缺陷,对燃烧器进行了研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力集中,燃烧完全,热交换时间长、热效率高的聚焦涡旋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由分火器装入旋风炉头中,再将集气圈装配在分火器与炉头之间,采用过度配合,将分火器,集气圈、炉头连为一体构成。
所述的分火器为其上开有抛物面通气槽的旋转抛物面体,所述的炉头为侧面进气的旋风炉头,气流主要从一侧进入作涡旋运动。
所述的抛物面为由满足方程X2=2PZ(P>0)绕其轴旋转而得的抛物面方程X2+Y2=2PZ(P>0),和用平行于XOY平面Z=H(H>0)去截抛物面靠近顶部一端,其截面与底部之间的部分构成。
分火器充分利用其抛物面聚焦作用,将气流经抛物面反射后均匀地分布在焦点轴区域燃烧,即燃烧火焰高度集中在分火器中心区,来实现火力集中,集气圈起集气作用并用于固定分火器。炉头利用其侧面进气机构使分火器内形成大负压,二次空气得以充分补充来实现燃烧完全,分火器抛物面聚焦和炉头侧面进气涡旋共同作用,迫使气流在抛物面焦点轴附近聚焦涡旋,从而实现延长火焰热交换时间,提高热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分火器1为常用火力实施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分火器1的猛火力实施结构图。
图6为图5俯视图。
图7为分火器1、通气槽5的抛物面方程X2+Y2=2PZ(P>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分火器1,通气槽5的抛物线方程X2=2PZ(P>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分火器1和通气槽5的抛物面为由满足方程X2=2PZ(P>0)绕其轴旋转而得到的抛物面方程X2+Y2=2PZ(P>0)和用平行于XOY平面Z=H(H>0)去截抛物面靠近顶部一端,其截面与底部之间的部分构成。其截痕处抛物面的切线与平面Z的夹角α(或β)可为0°至90°之间,通常选用30°至60°之间,采用优选法得其最佳值为34.4°或55.6°,分火器1可选用1Cr18Ni9Ti或1Cr18Ni9材料制造,其厚度为0.3mm~1.0mm,最佳厚度为0.5mm。分火器1上的通气槽5设有气流作倾斜向上涡旋的位于其抛物面内侧的开口,也就是说通气槽5的开口方向位于其抛物面内侧。
炉头3上可设有挡块4,利用其能更好地将气流从一侧进入,炉头3可用生铁铸造成型制造。
根据家庭使用(常用火力)或饮食行业(如食堂、饭店等采用猛火力)使用对象不同,确定α(或β)的夹角值,按常用火力或猛火力设计制造分火器1、集气圈2、炉头3,再将分火器1装入炉头3中,集气圈2装配在分火器1与炉头3之间,选用过度配合,将三者连为一起构成聚集涡旋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1、抛物面聚焦作用实现了火力集中。
2、侧面进气涡旋形成大负压,二次空气得以充分补充,实现了燃烧完全。
3、抛物面聚焦和侧面进气涡旋共同作用实现了热交换时间长,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军,未经胡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4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鞍座紧急降落器
- 下一篇:一种超薄型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