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电器漏电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4801.7 | 申请日: | 1993-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卢娣娣;周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娣娣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电器 漏电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器漏电报警器。
一般电器的漏电保护采用漏电保安器或电器机壳可靠接地。漏电保安器在接通电源后,若电器漏电,则利用相线中电流I相与中性中电流I中不相等,由电流互感器拾取漏电信号,推动继电器工作切断电源,起到保安作用。而目前人们所用家用电器一般均未接地,故欲使I相≠I中,势必短时间内使人体遭受电击,同时利用电流互感器拾取漏电信号成本高,保安器结构复杂。使用保安器时,整个用电器的电流均通过继电器触点,用电器的增多,使触点容易打火氧化,造成供电不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没有漏电电流的情况下能可靠的报警,且造价极低的漏电报警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描述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源输入接线端a、b,电源输出接线端c、d(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用),其突出特点是它由漏电信号拾取电路A、报警电源电路P、报警器电路Q组成,所述漏电信号拾取电路A由二极管D1、D2、电阻R1、继电器J1、电容C1组成,D1与D2正极相连,负极分别接电源输入接线端a、b,J1与R1串连后J1端接D1、D2的正极,R1端为接家用电器机壳的信号采集点e,电容C1并联在J1上,所述报警电源电路P由变压器B1、二极管D3~D6、电容C2组成,B1的初级为报警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线端a、b连接,电源的输入端由J1的常开触点J1-1控制,B1的次极有10伏交流电输出,该电压经D3~D6、C2组成的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C2两端有6V~8V直流电压,所述报警器电路由三极管BG1、BG2、电阻R2、R3、电容C3、扬声器Y组成,BG1、BG2组成一个互补音频振荡电路,振荡是R3和C3将BG2输出信号反馈到BG1输入端而建立的,电路中R2决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振荡电路工作时,扬声器Y中便有音频电流流过,从而发出报警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a、b接入电源时,c、d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用电器即工作,若家用电器不漏电,则R1、D1、D2、J1中无电流,继电器J1不工作,J1-1不闭合,则报警器不发声。若家用电器漏电,即a或b端有一端与家用电器的机壳相碰,此时,e端与a或b端连通,则R1、J1、D1(或D2)中有微小电流流过,即电流沿a(或b)→R1→J1→b(或a)方向流动,J1-1常开触点闭合,B1次级有10V左右的交流输出,该电压经D3-D6、C2整流,滤波后,C2两端有6V-8V的直流电压。BG1、BG2组成的振荡电路工作,扬声器Y中便有音频电流流过,从而发出报警声。
实施例:
继电器用JZC-22F,变压器B1利用电视机行推动变压器改制,利用行推动变压器的硅钢片,初级用0.08mm的漆包线绕8750匝,次级用0.14mm的漆包线绕400匝即成。二极管D1-D6采用IN4007,三极管BG1、BG2分别采用SA733、SC945;R1,R2,R3分别采用5KΩ/3W,40KΩ-56KΩ/1/8W,2KΩ/1/8W,C1、C2、C3分别采用47μF/16V、470μF/16V,0.033μF-0.082μF/16V。
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能在漏电电压40V-250V时可靠报警,由于用电设备不漏电,报警器不消耗电能,即使报警时,功耗也小于1W,所以使用寿命长,同时各电子元件的工作电流很小,工作电压很低,因此整个报警器造价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娣娣,未经卢娣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4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锅防爆器
- 下一篇:二次自动密封气体快速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