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八音琴结构的综合改进无效
申请号: | 93235670.2 | 申请日: | 199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竺韵德;白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东方机芯总厂 |
主分类号: | G10F1/06 | 分类号: | G10F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八音 结构 综合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八音琴,是一种对现有八音琴技术方案的改进。
众所周知,传统的八音琴是由基座、发条壳、发条卷绕机构、齿轮传动轮系、音鼓(音谱筒)、带梳缝的音板、调速器以及各部分的支架所组成。
在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有对比例US4,458,573号美国专利,该方案的总体结构图如图5所示。它有以下几个缺点:①其发条壳3是与调速支架3A呈一体的塑料结构,发条壳3整体分为上下二段,上半段(塑料质)3与下半段(铝合金)27通过连接桩孔48、49(上半段)与桩头29、30(下半段)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这样,当装配完毕后,在整个发条壳的侧壁上其上下段相互接合处就存在开缝,其侧壁上的窗口50是供发条(未显示)自里向外伸出一个端头与发条壳体3的外壁相固定牢。这样,当发条被旋紧后由于发条力的作用,整个发条壳体3会产生变形;②由于调速支架3A是与发条壳体3做成连体,所以前述的变形会直接引起调速支架平面3A(悬臂梁结构)挠曲,这样,由于调速轴20的上支承端20b是与支架平面3A的凹孔45相互构成枢支连接,当支架顶面3A一发生挠曲时调速轴20很可能会从凹孔45中脱出;③与桩孔47相配合的桩头24布置得离音板6前端的端头距离太近,由于正好是布置在低音音键的下方,而低音音键下方近前端的位置也正是振幅最大的位置,一旦当音鼓2转速偏高拨动音键的力度过猛时低音音键在振动时就会与桩头24发生干扰,音质变坏;④阻尼飞块38接近传统的叶片式结构,工作时噪音大,这种结构与止动器(未显示)相互连接时显得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使八音琴的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趋合理,着重对原有的发条壳和调速器的支架平面进行加固和改进,使其工作可靠性和运输中的耐振性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要清除原有结构中可能造成音质下降的不良布局,提高音质和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离心飞块结构,并且使其与止动器的配合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比原有方案更加容易拆装的动力外输外延轴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个包含有发条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转鼓(音谱筒)、音板、基架和调速阻尼机构的八音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机构的发条壳体与调速阻尼机构的调速支架是一个连体的构架,所述的连体构架的一端是一个发条壳体,它具有呈连续整体的围壁,其下沿带台阶形突起,所述的台阶形突起嵌入所述基架的围壁沿槽内;所述连体构架的另一端设有垂直支撑件,在所述连体构架的下沿设有多个连接桩孔与固定在基架上的桩头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连体支架的顶面下侧设有离心阻尼摩擦盘和供所述调速轴枢支固定的支承孔。所述的离心阻尼摩擦块是周边式阻尼离心飞块,离心飞块的中央部被固定在调速轴上,在中央部的二端分别有弧形悬臂结构的飞块自中央部的本体向外延伸。所述的周边阻尼摩擦盘其内周面为锥面。位于音板下方的那个固定桩头被布置在音板下方距音键前端端头较远的位置上。插在转鼓中空内腔中心的一根外延轴的插入端端头被加工有螺纹,按插入方向看呈远端的那个音鼓端盖内侧中央有一个带中心螺孔的凸台,所述的外延轴先通过音鼓支承,再穿过近端端盖直插所述的凸台的中心螺孔并螺接固定,并且,所述螺纹的旋向与音鼓的转向相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叙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周边阻尼摩擦装置的剖示图。
图3是转鼓与外延轴的装配剖示图。
图4是外延轴装配立体分解图。
图5是对比例的总体结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被显示在图1中,它包含有支架1、调速阻尼器2、转鼓(音谱筒)3、音板4、基架5、发条壳6、发条卷绕机构、外延轴25、齿轮传动链等部分。支架1是调速支架7与发条壳6的连体构件。
为了克服连体构件支架1在机械强度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以下改进:①在原来的支架上(见图5中零件3的3A部分)从调速支架3A的悬臂梁平面的外缘形成向下落地的垂直支撑8(见图1),在其最下端平面上设有带突耳的桩孔9,通过桩孔9与基架5上桩头10的相互连接,使支架1牢牢地被固定在基架5上,消除了对比例中调速支架顶面的悬臂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东方机芯总厂,未经宁波市东方机芯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5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