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控手动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93236284.2 | 申请日: | 199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富;谢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都县液压件厂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换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中设置的换向阀,属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领域。
目前,液压系统中采用的换向阀有手动的和液控的两种。手动换向阀和液控换向阀都设有阀体和阀杆,通过调节控制阀体与阀杆的相对位置,开闭进出油口,达到换向的目的。手动换向阀是在阀杆的一端设置推动阀杆位移的手柄,液控换向阀是在换向阀两端设置液控口,通过液压油推动阀杆位移,开闭进出油口,达到换向的目的。现有的换向阀对于既要求可以手动换向的也可以液控换向的液压系统,是不能胜任的,若将这两种阀同时装在液压系统中,不仅管路系统复杂,成本高、安装复杂,液压执行元件定位误差大,整机可靠性也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可手动换向也可液控换向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的液控手动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液控手动换向阀包括阀杆2、阀体5、左盖1、右盖11和液控口K1、K2,其特征在于换向阀设有手动换向机构、阀杆自动复位机构,阀杆2的一端设齿条,手动换向机构设在左盖1内,阀杆自动复位机构设在右盖11内,液控口K1、K2分别设在左、右盖上。所说的手动换向机构包括齿轮轴16、轴套18、手柄座17,齿轮轴的一端设齿轮,另一端设方柄,齿轮与阀杆端的齿条啮合,方柄与手柄座17下部设置的方孔配合。所说的阀杆自动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座7、9、弹簧8,弹簧座7、9套装在阀杆2端的光杆上,弹簧8设在弹簧座7、9的中间。采用手动换向时,拨动手柄,齿轮轴随手柄座转动,齿轮轴端的齿轮推动齿条,使阀杆相对于阀体产生位移,开闭进出油口,实现手动换向。采用液控换向时,液控口接液控阀的出油口,液压油推动阀杆移动,开闭进出油口,实现液控换向。液控手动换向阀,可以作为单一的手动换向阀或液控换向阀,也可以液控、手动联合使用。根据被控制的液压执行元件(如油缸、油马达等)的数量多少和不同要求,还能够组合成不同功能的液控手动多路换向阀和液控手动复合多路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盖、2阀杆、3螺钉、4密封圈、5阀体、6调整垫、7弹簧座、8弹簧、9弹簧座、10垫片、11右盖、K1、K2为液控口、P进油口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2密封圈、13垫片、14螺钉、15弹簧垫片、16齿轮轴、17手柄座、18轴套、A1、B1出油口、L控油口。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图中K1、K2液控口、A1、B1出油口、P进油口、T回油口、L控制口。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二联液控手动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9右阀架、20连接螺栓、21螺母、22弹簧垫片、23、24液控手动换向阀、25安全溢流阀、26左阀架。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二联液控手动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7手柄杆、28手柄球。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二联液控手动多路换向阀的液压原理图,图中K1、K2、K3、K4液控口、A1、B1、A2、B2出油口、P进油口、T回油口、L控油口。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联液控手动复合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9右阀架、30连接螺栓、31螺母、32弹簧垫片、33手动换向阀、34、35液控手动换向阀、36安全溢流阀、37左阀架。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联液控手动复合多路换向阀的液压原理图,图中K1、K2、K3、K4液控口、A1、B1、A2、B2、A3、B3出油口、P进油口、T回油口、L控油口。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都县液压件厂,未经江都县液压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6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形电极
- 下一篇:改进的抽油烟机吸烟口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