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电热干鞋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6700.3 | 申请日: | 199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翔军 |
主分类号: | A47L23/20 | 分类号: | A47L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6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电热 干鞋器 | ||
恒温式电热干鞋器,适用于烘干鞋内的潮湿状态,属家电中的小电器。
目前人们鞋湿了,总是在太阳下晒一下,在设有太阳和烘干的条件下,那么鞋只能处于潮湿状态。特别是下班休息后,没法第二天还要继续穿原来的潮湿鞋,这就使人们很不舒服,同时也不卫生,但也只好忍受着这种状况。另外,对于一些脚汗大的人,往往在工作场合,由于脚汗常会散发出一些臭气,使周围的空气受到污染,也有损于人们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是应用热敏电阻PTC元件作为基本发热体而设计成的恒温式电热干鞋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实现的:该电热干鞋器,由上、下散热外壳以及它们中间悬空所夹持的发热体而构成。发热体各组件与上、下散热外壳内部侧壁有一定的距离而不接触。发热体的热敏电阻PTC元件是置于耐温支架中部的孔中的。PTC元件上、下两面上依次设置有耐腐蚀金属接触片、云母片和金属散热片,并由上、下耐腐蚀金属片上分别引出导线,通过手柄引向三叉电路而相接。金属散热片是通过耐温支架的圆柱上的中心孔用螺栓将它们固定在一起构成整个发热体。上、下散热外壳相配合的对应部分形状一致,前端均为圆头形。上散热外壳纵向中部为凸起部,其周围设置有若干条条形扩散热量的缝隙,其后端内部通过凸凹形状支口与手柄一端的软性机构凹凸形环状支口相配合。下散热外壳纵向中部为凹形,其周围同样也设置有若干条条形缝隙,以上这些条形缝隙,均为发热体向外扩散热量而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在社会上的有益效果:
1、恒温电热干鞋器能烘干鞋内的潮湿状态,达到穿鞋保暖的作用。
2、利用本实用新型,人们一般在夜间休息后对潮湿的鞋进行恒温烘干,既安全可靠,又不耽误第二天穿鞋的时间,同时也不受天候的影响,随时都可对鞋进行烘干。
3、特别是对一些脚汗大的人,经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可将鞋内的脚汗臭气烘干蒸发掉,起到卫生清洁的作用。
4、利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还可对人的胃、腰以及各关节等部位进行热敷,起到保健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阐述。
图1、恒温式电热干鞋器结构示意图;
图2、恒温式电热干鞋器正视示意图;
图3、恒温式电热干鞋器顶视示意图;
图4、恒温式电热干鞋器侧视示意图;
图5、恒温式电热干鞋器底视示意图;
图6、表示恒温式电热干鞋器软性手柄示意图;
图7、两个恒温式干鞋器接入三叉电器同时使用的示意图。
参照图1、2、3、4和5,恒温式电热干鞋器主要由上、下散热外壳1和2,以及它们中间悬空所夹持的发热体A而构成。发热体(A)的热敏电阻PTC元件3是置于耐温支架4中部的孔中的。PTC元件3,上、下两面上依次设置有耐腐蚀金属片5、云母片6和金属散热片7。并且由耐腐蚀金属片5上分别引出导线8,该导线通过手柄9内引向三叉电路10相接。上、下金属散热片7,处于发热体A的最外面,它们是通过耐温支架4的圆柱11上的中心孔用螺栓12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的,从而构成整个发热体A。上、下散热外壳1和2相配合的形状一致,前端均为圆头形。上散热外壳1纵向中部为凸起部,其周围设置有若干条条形缝隙13,这些条形缝隙彼此之间是平行的。上散热外壳1后端内部通过凸凹形环状支口与手柄9一端的软性机构14凹凸形环状支口相配。下散热外壳2纵向中部为凹形,其周围同样也设置有若干条条形缝隙13。所有这些缝隙都是为了将发热体A所发出的热量更好地散发出去,以烘干所要烘干的鞋。
上、下散热外壳1和2是通过它们内部相对应的圆柱15上的中心螺孔同耐温支架4上所对应的孔,用螺钉16将耐温支架4悬空夹持在上、下散热外壳1和2中间而进行固定的。这样整个发热体A是悬空的,而不与上、下散热外壳1和2内部的任何部位相接触,从而保证了该恒温式干鞋器在使用中安全可靠。
使用该恒温式干鞋器,一般是两个干鞋器同时使用的。因为两个干鞋器均是接在三叉电路10上的(见图7),只要将三叉电路10插进220伏电源,把干鞋器分别放入两支要烘干的鞋中,就可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由于该干鞋器的手柄9为软性机构14所构成的机构(见图6),手柄9是可翘起的,这一点就为使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翔军,未经陈翔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6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