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力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6899.9 | 申请日: | 199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敬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27 | 分类号: | B01D29/27;B01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性烟尘(粉尘)的治理装置,属除尘技术领域。
目前,常用的负压除尘系统是由烟尘捕集装置、输送管道、除尘器、风机房和排气筒五部分组成。生产中排放的含尘烟气,依靠风机的动力,由捕集装置捕集,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除尘器中,使粉尘与气体分离,烟尘向下落入除尘器灰斗,去除粉尘的气体即净化气体再通过管道至排气筒向大气排放,消除了烟尘对大气的污染。但是,该除尘工艺及设备装置较复杂、庞大,管网系统阻力损失多,因此,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多,风机容量大,能耗大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力除尘器,它不仅具有一般除尘器的净化功能,而且使除尘器由单一净化功能变为同时具有引风、净化和排气三个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负压除尘系统工艺进行简化,去除风机房、排气筒、除尘器后管道三部分装置,同时改变除尘器的结构,在除尘器顶部设置一个钢结构支架,高效引风装置通过专用轴承座固定在该钢支架上,并使其与除尘器过滤室处在同一轴线上。高效引风装置径向的叶轮四周外围设置的排气腔,也固定在钢支架上,这样就使高效引风装置、除尘器和排气腔成为一体的结构。含尘气体在高效引风装置的作用下由进风口进入过滤室净化,净化后气体由轴向进入高效引风装置的叶轮,然后从高效引风装置的径向排出,由排气腔导流向上扩散排放。这种轴向进气流,径向出气流的高效引风装置,解决了普通风机轴向进气流,经蜗壳作用下,切向排出气流而造成的动压损失问题和管网系统阻力问题。采用自动力除尘器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效率高、维修量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负压除尘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效引风装置 2.排气腔 3.反吹清灰机构 4.过滤室 5.滤袋 6.灰斗 7.进风口。图中A、B、C表示气流方向,D表示卸灰方向。
在图一中,生产排放的含尘气体依靠高效引风装置1的动力进入进风口7,达过滤室4,经滤袋5外滤,使粉尘与气体分离,粉尘阻留在滤袋5外面,通过反吹清灰机构3,使粉尘(烟尘)落入灰斗6,去除粉尘的气体即净化气体轴向进入高效引风装置1的叶轮,然后,从叶轮的径向排气腔2,扩散排放至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未经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6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