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染槽倾斜的染色机无效
申请号: | 93237491.3 | 申请日: | 199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07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文秀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染色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印染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染槽倾斜的染色机。
在常见的染色机中,染槽呈“U”型,在染槽的侧面和底面都制有供染液流通的小孔,染液的循环通过染槽上的排放管进入循环泵,再于染槽上端注入染槽内。这种染色机存在下列问题:1、由于布在染槽中依靠其自身重力逐步由后端向前运动,布与染槽内壁上的孔有较大的摩擦,易损坏布料;2、由于在染槽底部也有孔,染液在底面上的孔流出,进入染槽的排放管时,增大了上述摩擦,既阻碍了染速的提高,又增大了布的机械磨损;3、染液通过喷咀流出时为稳定的层流,布也呈稳定运动状态,因而形成一绳状,进入染槽后,以绳状无规则地折叠,因而容易缠绕在一起,这不仅增大了布运行时的阻力,而且不利于均染,容易形成色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减少布与染槽的摩擦阻力,提高均染效果的染色机。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该染色机由槽体、提布辊筒(25)、导布管(29)、换热器(17)、循环泵(14)及喷咀(27)组成,在槽体(28)中有两个弯曲段(33)与(35),两个弯曲段之间由一个倾斜放置的直线段(34)连接;在每个槽体(28)两侧的染槽壁(5)上均布凹孔(11);每个槽体(28)的排放管(32)均位于槽体(28)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染槽中有一个倾斜放置的直线段,与原来的“U”型槽相比,更利于织物在槽内的运动,从而增强了动染的效果,有利于均染及提高染速;其次,由于在染槽底部没有排放孔,在染槽侧面的孔也呈凹形,因此,织物在槽内运动时,摩擦力较小,不易磨损布斜;第3、染液从染槽底部漏出,通过循环泵,进入染槽上端,染液的这种循环方式也提高了布料在染槽内的移动速度,从而提高了染色的速度;第4、由于喷咀的作用,织物在导管出口处呈散开状,因此,织物可有规律地折叠于储布槽中,从而减少缠绕现象,提高静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工作流程图。
图4为喷咀结构图。
如图所示:染槽(28)包括两个弯曲段(33)、(35)及一个倾斜放置的直线段(34),在弯曲段(33)的上方安装提布辊筒(25),弯曲段(35)上方为织物进料端,在提布辊筒的一端与进料端之间有导布管(29),织物便从导布管进入进料端,然后靠自重及染液的流动,由进料端经染槽的直线段至弯曲段(33),再由提布辊筒(25)提升,在槽体的侧壁(5)上有凹孔(11)。一台染色机可以由3个槽体组成,排放管(32)安装在每个槽体底部,排放管与汇集管(13)连接,汇集管与循环泵(14)连接,循环泵与换热器(17)连接,换热器与安装在导布管(29)上的喷咀(27)连接,在弯曲段(33)的上端有一根溢流管(12),在侧面放置液位标尺(26),循环泵(14)由电动机(30)带动,提布辊筒(25)安装在壳体(24)内,在壳体前面设有工作门(10),在工作门的上方设置射灯(15),控制器(16)安装在机体侧面上部。
图1中:(1)-冷凝液出口,(2)-染槽排放口,(3)-槽体(28)的内腔,(4)-冷却水出口,(6)-溢流口,(7)-蒸汽入口,(8)-冷却水入口,(9)-故障停机装置,(18)-颜料桶,(19)-颜料桶蒸汽入口,(20)颜料桶入水口,(21)-颜料桶排放口。
图2中:(22)-出布辊摇摆装置,(23)-工作台,(31)-循环泵入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文秀,未经缪文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7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