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的阀盖与阀体间的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37577.4 | 申请日: | 199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3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发明(设计)人: | 叶秀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国营淮海石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东峰 |
地址: | 224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阀体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盖与阀体的连接装置。
现有的各种阀门的阀盖与阀体间的连接都是采用法兰、螺纹、卡箍等。这些连接方式,使阀门在装配、检修时拆装的手续繁杂,连接件的加工工艺性差,构件体积大而笨重,浪费材料。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切望解决一种能快速拆装,手续简便的阀门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快速拆装的阀盖与阀体的连接结构,以加快阀门的拆装速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将阀盖加工成一个体侧具有凸爪的圆柱体,此凸爪是分布在此圆柱体的壁上的,最少应有2个的凸爪;阀门的规格口径越大,其凸爪数量应相应增加,以增强阀盖与阀体的连接强度。
阀体的加工是在阀体上端的圆口部分,加工成应与阀盖凸爪数对应的凹凸爪数,但最少应具有2个凸爪和相应数目的凹爪的结构,此凹爪的形状、尺寸应使阀盖的凸爪可以顺利通过,并可插到凹凸下部的内环槽内,经旋转后能卡在阀体口上的凸爪的下面为准。内环槽是设在阀体的凹、凸爪的下部,此内环槽的直径应正好可使阀盖凸爪置入。
阀体圆口部分的凹凸爪的数量也与阀门的规格口径有关,并应与阀盖的凸爪数量对应。
把加工好的阀盖的凸爪置入阀体上口处的凹爪中,并使阀盖落到头,使阀盖的凸爪正好置入在阀体的凹爪下的内环槽内,即与阀体的内环槽套合,再继续将此阀盖的凸爪在阀体的内环槽内旋转一定的角度,使阀盖的凸爪正好卡在阀体的凸爪的下面,此时阀体上口处凹爪的位置空出,为了防止阀盖的凸爪松动,可用一根可插入到一个凹爪的空位内的限位块,此限位块可使此空位基本被占满,即可限制上、下两凸爪间的相对转动。最后,在阀体的上端面上用螺钉固定一块盖板,以防止限位块脱出。
这种阀盖与阀体的配合结构,拆装十分方便快速,大大减少了阀门的装配与维修时的拆装时间。
阀盖、阀体的爪下部各有一光滑圆柱面,这两个光滑圆柱面是相互套合的,对阀盖与阀体的连接定位有益。
以上的加工部件不但体积轻巧,加工技术要求低,阀门的工作性能可靠。在开启闸板时流体压力冲向阀杆、阀盖时,阀盖与阀体的连接装置足以承受载荷。经考查,此种结构的阀门深得用户的好评。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阀盖、阀体连结构件作详细的阐述。
附图1是本阀门所用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阀门的阀盖插入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阀门的阀盖、阀体的连接示意图;
参照附图,一种具有凸爪(3)的阀盖(2),其凸爪(3)是分布在阀盖(2)的圆柱面(9)的壁上的。在阀体(1)的上端口部开有与阀盖凸爪(3)形状、尺寸相似的凸爪(5)、凹爪(11),在凹、凸爪(5)、(11)的下部设置一圈可与阀盖凸爪(3)相套合的内环槽(4)。
阀盖(2)置入阀体(1)的上端口部时,应对准爪的凹凸面,即将阀盖的凸爪(3)正好插入阀体(1)上端口部的凹爪(11)内,而阀盖(2)的凸爪(3)应落到阀体(1)的凹凸爪(5)、(11)下面的内环槽(4)内,再将阀盖(2)旋转一个角度,以使阀盖(2)的凸爪(3)在内环槽(4)内旋转至阀体(1)上端口的凸爪(5)之下,而空出的阀体(1)的上端口部的凹爪(11)的位置内,可置入一条限位块(10),以使落入内环槽(4)中的凸爪(3)不会从凸爪(5)下脱出。最后在阀体(1)的上端口用螺钉固定一盖板(6),使此阀的限位块(10)不能移位或脱出。从而保证了阀盖与阀体连接装置的可靠性。
这种阀门在装配时就比以往的装配工艺简便。安装在管道上后,需检修时,只需卸去阀的盖板(6)的固定螺钉,上提盖板(6),取出限位块(10),用月牙扳手将阀帽(7)旋转一个角度,即可将阀盖(2)也旋转相同的角度,以使阀盖与阀体的凸爪(3)、(5)脱开,用手提拉阀门的手轮,即可一下提出阀帽、阀杆、闸板等全部部件,或修或换,完成后,即可按相同的方式,一次将阀帽、阀杆、闸板置入阀体(1)内,使阀盖(2)的凸爪(3)落入阀体(1)上端口部的凹爪(11)内,此时可用月牙扳手扳动阀帽(7)旋转一个角度,以使阀盖(2)的凸爪(3)正好卡在阀体(1)上端口部的凸爪(5)之下,再插上限位块(10),移下盖板(6),用螺钉固定此盖板(6)即成。
这种阀盖与阀体的连接装置使阀门的装配与拆卸速度大为加快,且加工方便,省料省工。因此得到用户的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国营淮海石油机械厂,未经江苏省国营淮海石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7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