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焊二次电流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37751.3 | 申请日: | 199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江 |
主分类号: | B23K11/25 | 分类号: | B23K11/25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小宁,王睿 |
地址: | 2100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二次 电流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阻焊二次交变电流的测试,属于电阻点焊测试仪器仪表技术领域。
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是电阻焊中最主要的两大焊接工艺参数,它直接决定电阻焊焊接质量。现有的二次电流测试装置都是用微处理器做为核心单元,由微处理器计算电流有效值和焊接周波数,协调控制采样保持器(3),模数转换器(4),数码显示器(5)之间的时序关系,由于微处理器系统特别是只读存储器等器件的电流消耗较大,使得整机的电源功耗较大(大于120mA),通常需采用外接电源或内藏大容量蓄电池来解决系统供电问题,由此造成目前的二次电流测试装置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携带及现场使用不便等缺点。
本实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耗,微型化,低成本,使用方便同时能满足测试精度的二次电流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阻焊二次电流测试装置包括大电流传感器(1),积分放大器(2),采样保持器(3),模数转换器(4),数码显示器(5),其特征是增设了负载识别器(6),时序控制器(7),脉冲计数器(8);积分放大器(2)输出的信号一路送给采样保持器(3),另一路送给负载识别器(6),负载识别器(6)输出的负载状态信号分别送给脉冲计数器(8)、时序控制器(7)以及采样保持器(3),时序控制器(7)输出二路时序控制信号,一路送给模数转换器(4),另一路送给脉冲计数器(8),脉冲计数器(8)和模数转换器(4)输出的数据送给数码显示器(5)。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大电流传感器(1),积分放大器(2),采样保持器(3)和模数转换器(4)构成电流有效值测量通道。大电流传感器(1),积分放大器(2),负载识别器(6)和脉冲计数器(8)构成周波数测量通道。
本装置全部采用硬件电路,使用负载识别器(6)、时序控制器(7)、脉冲计数器(8)替代微处理器,所用元器件均为小型化及低功耗或微功耗器件,根据上述原理设计的本装置具有电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现场测试极其方便以及耗电少、可自动断电等优点。系统功耗由以往的120mA以上减少到目前的小于30mA,只须使用一节6F22型9V充电电池,充电一次可连续使用5小时以上。外观体积可缩小到130(mm)×72(mm)×23(mm)。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负载识别器(6)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脉计数器(8)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时序控制器(7)电路图。
图1中所示的A、B、C、D、E、F、G、H线与图2、图3、图4中对应符号的线相连接,其中A线为大电流传感器(1)输出信号线,B线为积分放大器(2)输出线,C线为采样保持器(3)的信号输出线,D线为模数转换器(4)的数据输出线,E线为负载识别器(6)的输出线,F、G线分别为时序控制器(7)的互为反相的两条输出线,H线为脉冲计数器(8)的数据输出线,⊥线为本装置的地线,VCC为本装置的工作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可采取附图1所示的方案实现。图1所示的负载识别器(6)可按图2的方式实现;图1所示的脉冲计数器(8)可按图3的方式实现;图1所示的时序控制器(7)可按图4的方式实现。
大电流传感器(1)测得的交变负载电流的微分值,送给积分放大器(1)处理,得到与负载电流波形一致适当幅值的交变信号,该信号送给负载识别器(6)与门槛电压相比较:当没有信号或信号幅值低于门槛电压时,时序控制器(6)、脉冲计数器(8)和采样保持器(3)均保持原来工作状态,由时序控制器(7)控制的模数转换器(4)数据闩锁信号一直为高电位,模数转换器(4)的输出数据为保持状态,显示数据无变化,即认为被测负载电流低于测量量程范围,负载识别器(6)是由A1、R1、R2、R3、R4、C1构成,A1为比较器,R1为输入信号限流电阻,R2、R3构成门槛电压电路,R4为A1的上拉电阻;如果信号幅值高于门槛电压,负载识别器(6)输出与输入信号同样频率的方波信号,并由输出第一个方波的上升沿触发由单稳态触发器A5、R6、C3构成的时序控制器(7),同时该方波信号也送给采样保持器(3)的控制端,由该信号启动采样保持器(3)记录瞬时电流信号的有效值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江,未经张云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7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和绿化岩坡用的蜂巢式型框
- 下一篇:产后出血监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