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体移动式电阻机焊接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8010.7 | 申请日: | 199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汪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天府电焊机厂 |
主分类号: | H01F27/16 | 分类号: | H01F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体 移动式 电阻 焊接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由变压器铁芯、初级线圈、次级、进水管咀和出水管咀构成,特别适用于悬挂式联体移动点焊机和手提式点焊机。
公知的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次级是3根断面为正方形的紫铜管弯制组合而成,并且采用单片通水冷却方式,法国“ARO”公司生产的S2152型气动焊钳,成都空军机械厂生产的“DN3-16”型联体移动悬挂式点焊机就是如此,其不足之处是冷却不充分使焊接变压器温升快而连续工作时间短,同时也降低了使用寿命,由于次级采用单片通水冷却,变压器的体积大,增加了重量,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体力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整片芯部冷却次级的,次级有多个冷却片的,能有效控制温升的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次级(3)由多个横断面为矩形管状的“冂”形冷却片(8)、一个导电块(6)和一个导电块(7)组成,冷却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块(6)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块(7)上,冷却片呈矩形断面的内通孔与导电块(6)和导电块(7)的内部冷却水通道相连通,初级线圈(1)紧贴着次级上的冷却片套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冷却片横断面呈矩形的内通孔,矩形的长边为30mm~42mm,短边为4mm~6mm,初级线圈紧贴着次级上的冷却片套装,两者的间隙为0.3mm~0.5mm,冷却片为整片芯部通水冷却,一个次级上的冷却片可以是2片或者3片,也可以是4片或者5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整片芯部通水的冷却片,一个次级又采用多个冷却片,焊接变压器的散热条件大为改善,有效的控制了温升,从而提高了连续使用时间和使用寿命。
2、初级线圈紧贴着次级上的冷却片套装,使该变压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次级的主视图;
图3是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次级的俯视图;
图4是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次级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初级线圈(1)紧贴着次级(3)上的冷却片套装,两者的间隙为0.3mm~0.5mm,从而使体积减少,在次级(3)和初级线圈的外面是变压器铁芯(2),次级与初级线圈正好处于铁芯的中间,导电块(6)上装有进水管咀(4)和出水管咀(5),进水管咀和出水管咀与导电块内部冷却水通道相连通。
图2、图3、图4是联体移动式电阻焊机焊接变压器次级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呈“冂”形状的冷却片(8),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块(6)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电块(7)上,冷却片的内通孔与导电块内部的冷却水通道相连通,在导电块(6)装有进水管咀(4)和出水管咀(5),这两个管咀又与导电块内部冷却通道接通,由多个冷却片与导电块安装为一体构成焊接变压器次级。冷却片的横断面为矩型管状,这一矩形断面的内通孔,矩形的长边为30mm~42mm,短边为4mm~6mm,次级可以安装多个冷却片,可以是2片或者3片,也可以是4片或者5片,这样就实现了具有多个冷却片,整片芯部冷却,控制温升的目的。每个导电块的端面都在四角开有四个接线孔(9),用以连接焊钳。
冷却水的循环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串联通水,冷却水从进水管咀(4)进入,由导电块(6)的内通道进入第一片冷却片(8),通过导电块(7)的内通道冷却水进入第二片冷却片内,冷却水又流回导电块(6)从出水口流出,不难得出,冷却水进入第三片第四片冷却片的循环都是靠导电块内部设置的内通来完成多个冷却片冷却水循环的。由于采用整片芯部通水及多个冷却片,与发热源的接触面增加,能充分进行冷却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天府电焊机厂,未经成都市天府电焊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