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面-塑料基微波天线反射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8043.3 | 申请日: | 199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发明(设计)人: | 岳世忠;岳庆生;岳世德;杨发清;曾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世忠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地址: | 63008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塑料 微波 天线 反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通讯领域中的一种面型结构的微波(卫星)通讯天线反射器。
在微波(卫星)通讯中,面型微波天线反射器实质上是一种采用适当形状的反射面来把球面波转换成平面波、或者把平面波转换成球面波的装置。显然,天线的效率主要与天线反射器口面的形状(即天线型式或造型)、精度(粗糙程度)和反射面的性质(电导率)等有关。
目前,面型微波天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所谓的“板状”天线。采用铝合金板冷压加工成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铝合金板材整体冷压加工难度较大,而分瓣锅面的加工误差较大,精度不易保证,同时,金属消耗量大,成本较高;第二类是所谓“由非金属骨架和其外的金属膜”组成的“配合”天线(参中国专利CN2094805U),它虽然克服了板状天线金属消耗量大的缺点,但在此“配合”结构中,“其外的金属膜”附着在“非金属骨架”上,结合强度有限,其使用寿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第三类是所谓“非金属基体内含金属颗粒状反射层”的天线反射器(参中国专利CN2097448U),其金属反射物与基体结合牢固、不易变形,克服了上述第二类“配合”天线所存在的金属层与非金属层容易分离的缺点,但其反射层是由“分布态的颗粒金属组成”,不是连续完整的金属面,所以对天线效率也有一定影响,并且对工艺的要求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加工精度高、天线表面光洁度好、尺寸稳定性强、金属用量省、性能价格比较高的新型微波天线反射器。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微波具有近似光波的反(折)射特性及趋肤效应原理制成,由于微波信号主要是在金属表面激励和辐射,所以只有表层金属能作为信号电流的有效载体,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金属反射方式来传输微波信号,它包括有非金属层和金属反射层,其主要特征是:非金属层为塑料基质口面,在金属反射层和塑料基之间有金属和塑料的混合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加工精度高,天线表面光洁度好,尺寸稳定性强等优点,且金属用量少,是一种性能价格比较高的新型微波天线反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金属反射层、2.非金属层、3.肋、4.混合层、5.防腐蚀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非金属层2和金属反射层1,其中非金属层为塑料基质口面,在金属反射面与塑料基之间有金属塑料混合的混合层4,在天线口面的后背上还可以包括数条与天线成型同时生成的经向、纬向或其它方向和复杂形状的肋3,以增加天线口面的结构强度,如图2所示,塑料基质口面的厚度 与结合力(剥离强度)有关,一般≥1mm,同理混合层的厚度≥0.01倍金属反射层厚度,金属反射层厚度2≥3微米,为了防腐耐蚀,在金属反射面外有一防腐层5,该防腐蚀层是耐蚀复合镀层——电镀微孔铬,其厚度可为0.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世忠,未经岳世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上引连铸变径铸坯的结晶器
- 下一篇: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