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变径增力套筒扳手无效
申请号: | 93238110.3 | 申请日: | 199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远宪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变径增力 套筒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套筒扳手,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万向变径增力套筒扳手。
在我国五金工具行业普遍使用公知传统形棘轮扳手与若干个套筒及附件组合。这种工具数量多笨重,浪费钢材,携带使用不方便,不能改变顺逆旋转方向,在操作中不能越过工件上障碍物,特别在安装检修一台复杂机器设备时,要频繁选择性更换若干个套筒来适应作业需要,效率低,申请号92220131.5,92220132.3可以改变顺逆方向和竖向旋转方向,能使左右夹舌在主体架上压缩后变大变小,但这种结构较复杂,含弹簧疲劳后易损坏,螺纹因露在夹舌下端操作外面容易碰伤损坏,不便在狭窄处操作。
本实用新型针对性提供了一种进一步实质改进完善,简化了结构减轻重量,降低了成本,工作性能更为优越的万向变径增力套筒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凹孔棘轮盒穿过凹孔棘轮盒上含齿方轴棘轮,位于凹孔棘轮盒上的一端被弹簧带滚柱向前顶住与方轴棘轮咬合的棘爪,销钉依次穿过棘爪孔、调向柄、盖板与凹孔棘轮盒联接,另一端半圆齿被销钉穿过呈叉头形力臂联接,力臂孔内顶杆齿与半圆齿咬合,顶杆齿的另一端轴头穿过弹簧被台阶挡住的尾部上呈凹孔,被含有开口槽顶杆螺钉顶住,增力杆用销钉联接手柄头,位于增力杆套筒一端外缘通孔上含弹簧座被弹簧顶住的球珠,含齿方轴棘轮穿过带内方孔筒体联接,筒体上左右两侧位于增力杆套筒一端外缘通孔上含弹簧座被弹簧顶住的球珠,含齿方轴棘轮穿过带内方孔筒体联接,筒体上左右两侧导槽内嵌入夹爪能上下移动,位于夹爪上部开槽绕筒体外螺纹旋转并能上下移动的调节圈,夹爪下端呈对称V形夹角面,筒体上端联接的防尘盖和下端为套圈一体(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根据螺拴大小规格旋转调节圈,使两夹爪上下移动到所需要位置,卡入螺栓后连续旋动扳手将螺拴直至扭紧或扭松。
当需要改变夹爪不同规格时,旋转调节圈使两夹爪在筒体上下移动可实现变径。当需要改变棘轮旋转方向时,拨动调向柄带动棘爪克服弹簧压力后,使滚柱重新顶在棘爪后面另一侧咬合,即改变了旋转方向(参见图2)。
当需要增力杆与凹孔棘轮盒作水平竖向旋转时,握住手柄头尾部向前推动使十字卡与顶杆螺钉卡住后再逆向旋转,顶杆齿上台阶在弹簧作用力下,使顶杆齿在力臂孔内与半圆齿分离,反之顺向旋转顶杆螺钉向前顶住,又推动顶杆齿的台阶在克服弹簧作用力后逐渐顶向半圆齿即锁紧固定,增力杆在向前后、推动趋势时,分别跳出力臂外缘表面,和滑槽内滑动的状态即可旋转和限位,向后拉出增力杆实现了增大扭矩力,当不需要增大扭矩力时,手握住手柄头向前推动,使球珠重新落入到力臂凹孔上,即恢复到初始状态(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能快速改变顺逆旋转方向和棘轮盒与增力杆竖向旋转方向后锁紧固定,实现操作中能越过工件上障碍物,适应公英制,非标准不同规格螺栓夹固,将传统套筒扳手若干个附件集中为一体化,节省钢材,减轻重量,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 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
图3: 增力杆与力臂、弹簧座配合示意图
图4: 螺栓与V形夹角面配合示意图
1.凹孔棘轮盒 2.方轴棘轮 3.弹簧 4.滚柱 5.棘爪 6.销钉 7.调向柄 8.盖板 9.半圆齿 10.销钉 11.力臂 12.顶杆齿 13.弹簧 14.台阶 15.凹孔 16.顶杆螺钉 17.螺纹 18.增力杆 19.销钉 20.手柄头 21.通孔 22.弹簧座 23.弹簧 24.球珠 25.滑槽 26.筒体 27.方孔 28.导槽 29.夹爪 30.V形夹角面 31.外螺纹 32.调节圈 33.防尘盖 34.套圈 35.螺栓
本实用新型由带凹孔棘轮盒1,穿在凹孔棘轮盒1上含齿的方轴棘轮2,弹簧3顶向滚柱4,与方轴棘轮2咬合的棘爪5,销钉6依次穿过调向柄7盖板8与凹孔棘轮盒1联接,凹孔棘轮盒1的一端呈半圆齿9被销钉10与力臂11联接在一起,力臂11孔内顶杆齿12与半圆齿9咬合,顶杆齿12一端轴头上穿过弹簧13,被台阶14挡住,台阶14尾部凹孔15被含有开口槽顶杆螺钉16顶住,顶杆螺钉16的外缘螺纹17,在力臂11内孔上联接,增力杆18尾端上销钉19穿过手柄头20联接在增力杆18前端处外缘上,与力臂11互为通孔21联接处弹簧座22上有弹簧23球珠24可沿滑槽25移动到限位处,方轴棘轮2穿过筒体26方孔27上联接,筒体26左右两侧导槽28嵌入两夹爪29,下端呈V形夹角面30,筒体26外缘上的外螺纹31联接的调节圈32,其上端分别联接的防尘盖33和下端套圈34,V形夹角面30卡在螺栓35的对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远宪,未经陈远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