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控制隔膜阀无效
申请号: | 93238646.6 | 申请日: | 199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强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6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控制 隔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阀。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0225648.3号公开了一种回压控制阀,该回压控制阀在阀壳上设置了控制流体通道和被控流体进、出流通道,在阀壳内设置有周边固定于阀壳上的弹性膜片。弹性膜片将阀壳内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控制流体腔和被控流体腔,控制流体通道和被控流体进、出流通道分别在上述腔体的腔壁上设置有开口。当阀壳内的弹性膜片未产生形变时,弹性膜片的膜壁紧贴于被控流体进、出流通道在被控流体腔内的开口,使进、出流通道的开口不相连通,阀门呈关闭状态。当被控流体进流通道内的流体压力大于控制流体腔内控制流体的压力时,弹性膜片产生凸向控制流体腔的变形,弹性膜片膜壁与被控流体通道在被控流体腔内的开口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构成使进、出流通道在被控流体腔内的开口连通的连通通道,从而使被控流体从进流通道进入出流通道,阀门呈开启状态。由于此种阀门属于常闭式阀门,只有在膜片产生上述变形时阀门才能开启,其开启的流道也较为狭窄,因此当被控流体压力较低时,则会出现不便将阀门开启及过流量太小的弊病。所以,上述阀门存在着一定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流量较大、适于低压流体使用的隔膜阀。
本实用新型的隔膜阀在阀壳上设置有控制流体通道、被控流体进流通道和被控流体出流通道。阀壳内设置有周边固定于阀壳内腔上的弹性膜片,弹性膜片将阀壳内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控制流体腔和被控流体腔。控制流体通道在控制流体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开口,被控流体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分别在被控流体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进流口和出流口。在本实用新型中,开设于被控流体腔腔壁上的进流口和出流口与弹性膜片之间特别地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在被控流体腔内构成将进流口和出流口连通的连通通道,弹性膜片产生凸向被控流体腔的形变时可将该连通通道封堵。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隔膜阀时,控制流体和被控流体分别经控制流体通道和被控流体进流通道进入控制流体腔和被控流体腔,对弹性膜片的两侧表面施以压力。只要被控流体对膜片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控制流体对膜片的压力,膜片即不会产生凸向被控流体腔的形变。此时,被控流体腔内进流口和出流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不会被封堵,阀门呈开启状态。只有当控制流体的压力大于被控流体的压力,弹性膜片产生凸向被控流体腔的形变、将进、出流口之间的连通通道完全封堵时,阀门方才处于关闭状态。这里,变形的弹性膜片可对上述连通通道的中部施以切断式封堵,也可对连通通道的始端或末端,即进流口或出流口本身进行封堵。另外,位于被控流体腔腔壁上的进流口和出流口可设置在与弹性膜片相对的腔壁上,亦可设置于不与弹性膜片相对的侧腔壁上。当欲用变形的弹性膜片对进流口或出流口本身进行封堵时,则以将该进流口或出流口设置于与弹性膜片相对的腔壁上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隔膜阀与前述现有同类阀门相比,由于弹性膜片处于未产生形变的初始状态时阀门即呈开启状态,且可根据需要而在弹性膜片与进、出流口之间设置过流截面较大的初始间隙,因此,本隔膜阀即使在低压管道中使用,也不会出现阀门开启不便的现象,并能大流量地通过流体,从而具有开启压力低、过流量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1中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强,未经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颈椎整复矫形器
- 下一篇:一次性腰椎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