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运输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38840.X | 申请日: | 1993-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程良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良康 |
主分类号: | G01G19/12 | 分类号: | G01G19/12;B60P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游兰 |
地址: | 6374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运输 记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记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运输记录装置。
现有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只能从仪表中显示出运行里程,不能反映出某段行程中的实际运输量,而贮运中车载收支是以”吨·公里”或“人·公里”为依据计算的,所以给运输管理部门的管理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计程开关和相应电路组成的可记录汽车某段行程中的“吨·公里”或“人·公里”运输量的车载运输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计程开关及与计程开关连接的车载运输记录电路组成。其中计程开关包括金属轴,与金属轴静配合且设置有导线的固定轮,通过弹簧定位与金属轴动配合且轴孔内有金属片的转动轮,转动轮中有一端与金属片连接,另一端可与固定轮中导线导通的导体。车载运输记录电路由称重传感器、微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电路连接为,称重传感器A电源正输入端串联计程开关K1后接汽车发电机E1正输出端,其电源负输入端接汽车发电机负输出端,称重传感器A信号输出端接放大电路输入端,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微机输入端。使用时,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汽车车轮的弹簧钢板上,计程开关中的转动轮由汽车计程器带动,转动轮每转一周,即运行1公里,计程开关导通一次,并向称重传感器提供激励电信号一次,经放大后输入微机进行数据存贮处理。主要适合于货车使用。
本实用新型车载运输记录装置的车载运输记录电路还可由三组称重传感器、微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连接为称重传感器A电源正输入端串联计程开关K1后接汽车发电机E1正输出端,其电源负端接发电机E1负输出端,称重传感器A信号输出端接放大电路输入端,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微机输入端。称重传感器B、C电源正、输入端同时串联行程开关K2后接电瓶E2正输出端,B、C电源负输入端接电瓶E2负输出端,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两放大电路输入端,两放大电路输出端分别接微机输入端。使用时将传感器A安装在客车车轮的弹簧钢板上,称重传感器B、C分别安装在客车车门处的两个阶梯上。行程开关K2安装在车门上,利用车门开和关,控制电瓶E2与称重传感器B、C接通或断开。客车行驶过程中如有旅客上、下车,即通过称重传感器B、C输出一组信号(BC或CB)给微机,可如实地反映出客车在某段路程中的实际载客量。
本实用新型车载运输记录装置的优点在于可记录车辆在某段行程中的实际“吨·公里”或“人·公里”运输量,便于运输管理,适合于货车及客车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计程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车载运输记录电路图
图3:实施例2车载运输记录电路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车载运输记录装置由计程开关K1以及与其连接的车载运输记录电路组成。计程开关K1,包括金属轴1,与金属轴1静配合且设置有导线2的固定轮3,通过弹簧4定位与金属轴1动配合且轴孔内有金属片5的转动轮6,转动轮6中有一端与金属片5连接,另一端可与固定轮3中的导线2导通的导体7。车载运输记录电路由BM-SL10吨称重传感器A、计程开关K1、三极管T1、电阻RB1、RB2和RC1,以及CPU80286构成。其电路连接为,计程开关K1的一端(金属轴1)接称重传感器A的电源正输入端1’,另一端(导线2)接发电机E1正输出端,A电源负输入端2’接E1负输出端,A信号正输出端3’串联电阻RB1后接三极管T1基极,RB1与T1的中端接电阻TB2一端,A信号负输出端4’接T1发射极,T1集电极接电阻RC1一端,RB2和RC1的另一端并接于E1正输出端,RC1和T1的中端接CPU80286输入端,E1正负输出端分别接CPU80286电源正负输入端,A的5’端为屏蔽端。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车载运输记录装置由计程开关K1及其车载运输记录电路组成。其中电路由BM-SL10吨称重传感器A、B、C,计程开关K1、行程开关K2,三极管T1、T2、T3,电阻RB1、RB2、RB3、RB4、RB5和RB6、RC1、RC2和RC3、二极管D1和D2,以及CPU80286构成,其电路连接为,称重传感器A电源正输入端1’接计程开关K1一端,K1另一端接发电机E1正输出端,A电源负输入端2’接E1负端输出,A信号正输出端3’串联电阻RB1后接三极管T1基极,RB1与T1的中端接电阻RB2一端,A信号负输出端4’接T1发射极,T1集电极接电阻RC1一端,RB2和RC1的另一端并接于E1正输出端,RC1和T1的中端接CPU80286输入端;称重传感器B和C的电源正输入端1’同接于行程开关K2的一端,K2的该端连接两反相串联的二极管D1和D2后接E1正输出端,D1和D2的中端接PCU80286电源正输入端,K2的另一端接电瓶E2正输出端,CPU80286电源负输入端接E1负输出端,B和C电源负输入端2’接E2负输出端,B和C信号正输出端3’分别串联电阻RB3、RB5后接三极管T2、T3基极,B和C信号负输出端4’分别接T2、T3发射极,其集电极分别接RC2和RC3的一端,RB4和RB6的一端分别接T2与RB3,T3与RB5的中端,RC2与RB4的另一端和RC3与RB6的另一端并接于K2与称重传感器B、C电源正输入端1’的中端,T2与RC2,T3与RC3的中端分别接CPU80286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良康,未经程良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