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室内用垃圾收集架无效
申请号: | 93238949.X | 申请日: | 199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樊瑜波;袁支润;罗克;邹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瑜波;袁支润;罗克;邹远文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A47G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室内 垃圾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或办公室用垃圾收集清倒工具。
在当今的城镇,居民住宅楼和办公楼都趋于高层化,而在居民区、办公区设置的垃圾站又相对集中,分布密度小,再加之各类日用、常用商品种类、数量,特别是商品包装的种类、数量日益增多,每日都有大量的垃圾收集清倒。清倒垃圾,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办公室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现在家庭或办公室常用的垃圾收集清倒工具有纸篓、旧脸盆、塑料桶、废旧油桶等,纸篓多为家庭书房和办公室所用,旧脸盆、塑料桶、废旧油桶等多为家庭厨房所用。使用这些垃圾收集清倒工具不足的地方有两点:其一是,每次清倒垃圾后,必须将这些垃圾收集清倒工具带回,因此倒垃圾要作为一件专门的事来做,不能在上下班的过程中顺便完成,增加了人们家务劳动负担,这对高楼层的居民、办公人员及工作繁忙的青年双职工夫妇尤为突出;其二,这些垃圾收集清倒工具受污染后,特别是受厨房垃圾污染后,既不便于经常清洗又难于清洗,已成为今天家庭、办公室的主要卫生死角和污染源之一,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在有的人们采用这种方式清倒垃圾:在垃圾收集到一定的数量或时间,将垃圾装入废旧塑料袋,在上下班时,或外出办其它事时顺便带上投到垃圾站。这种垃圾清倒方式,免除了人们专门清倒垃圾一事,并且人们的废旧塑料袋越来越多、变废为用,不失为一件理想的垃圾清倒方式。这种方式不足的地方是仍不能摔掉造成卫生死角和污染源的,作为垃圾收集工具的旧脸盆、塑料桶、废旧油桶、篓等;二是要用手专门将垃圾装入垃圾袋;三是垃圾装袋之前,垃圾散发的气味不加限制弥漫在周围空间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摔掉造成家庭和办公室卫生死角与污染源的垃圾收集工具,免除用手持垃圾将其装入垃圾袋的垃圾收集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垃圾收集架,由两个门式(或矩型)框架构成,两个框架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向上不封闭的开口,框架的边框上设置有悬挂垃圾的挂钩。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两个框架在下部通过铰轴联接在一起,在两个框架的相应边框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用于控制收集架开口开度的定位结构,在框架的上边框(或侧边框)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开闭锁紧结构。
两个框架的侧边框上设置有不少于2个的悬挂垃圾袋的挂钩,两个框架设置有挂钩的部分各自均成倒梯形。
本实用新型可用木料、塑料、金属材料及铝合金、喷塑铁丝等加工制做。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可随时将新产生的垃圾十分方便地装入垃圾袋,在不装垃圾时能很方便地封闭垃圾袋的口,防止垃圾气味弥散到空间污染环境,不需用手集中将垃圾装入垃圾袋,摆脱了垃圾对手的污染及恶心,摔掉了造成家庭与办公室卫生死角和污染源的垃圾桶、盆、篓,同时也免除了人们以往每天必须专门履行的倒垃圾职责,可在上下班时,或外出办其他事时,顺便带上垃圾袋投掉,减轻了人们家务劳动负担。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垃圾袋,垃圾袋可以是废旧塑料袋,也可以是专门购买的塑料袋,废旧塑料袋是当今家庭的主要垃圾之一,用废旧塑料袋可变废为用,又可节省开支,最好用废旧塑料袋。再就是,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成各种形式,以适用不同的居室,满足各种需要。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壁挂式的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3是靠墙放置式的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4是地板放置式的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地板放置式结构侧视图。
下面结合着附图图面说明,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垃圾收集架由两个门式框架(1)构成,两个框架各自构成倒梯形,在下部通过铰轴(6)相互连接在一起,两个框架的上边框(2)构成一个向上不封闭的开口,并在上边框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关闭锁紧结构(7),在每个侧边框(3)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悬挂垃圾袋的挂钩(4),两个框架的相应侧边框上设置相互匹配的,用于控制收集架开口开度的定位结构(5)。垃圾收集架整体型式为壁挂式,由塑料注塑成型。
附图2至附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原理所设计的几种形式,还可根据实际环境设计成其它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瑜波;袁支润;罗克;邹远文,未经樊瑜波;袁支润;罗克;邹远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楼失火脱险袋
- 下一篇:镀锌烤漆金属波浪状凹凸槽型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