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孵禽薄水温箱无效
申请号: | 93239026.9 | 申请日: | 199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8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其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其勋 |
主分类号: | A01K41/00 | 分类号: | A01K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溶兰 |
地址: | 6111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孵禽薄 水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孵化家禽用的热水供温的薄水温箱。
现有技术的孵禽薄水温箱,包括双层箱体1、蛋盘2、隔热层3、箱盖4、溢水管5、热水进口6、箱脚7、底板8,双层箱体的底部和四周有一夹层壁,里面灌入热水,热水加热箱壁,使孵化室温度升高。其缺点是没有自动换水装置和自动均温装置,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人工加水控温,这样,由于气温变化及胚蛋生理热能的影响,箱内各点温度不均匀,温差大约3~5℃,容易烧死或冷死种蛋。箱内无自动翻蛋机构,人工翻蛋时,将蛋箱提出箱外翻动,种蛋受到箱外冷空气深度冷凉,每次翻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温度,造成胚胎先天发育不良,出雏质量低下。
现有技术的电热孵化温箱用电量大,约4.5KW,普通农户难以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的自动孵禽薄水温箱,
自控孵禽薄水温箱,包括双层箱体1、蛋盘2、隔热层3、箱盖4、溢水管5、热水进口6、箱脚7、底板8,其特征在于包括:
A:孵化温室9、出雏温室10、电磁阀11、风机12、纵向杆13、横向杆14、喷湿孔15、进气孔16、排气孔17、热敏电阻18、出雏盘19。
B:控温电路包括:整流器D、变压器T与电容器C2组成的电源,电位器W1~W10、电阻R4组成的温度预置电路,热敏电阻t°、电阻R1、R2、R3组成的温度检测电路,集成块LM324、电容C1、继电器J1、发光二极管LED1、LED2、三极管S、电阻R8、R9组成的温度控制及显示电路,电磁阀ab、继电器J1组成的执行电路。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自控孵禽薄水温箱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自控孵禽薄水温箱的控温电路图
参见图1,自控孵禽薄水温箱包括双层箱体1、蛋盘2、隔热层3、箱盖4、溢水管5、热水进口6、箱脚7、底板8,还包括孵化温室9、出雏温室10、电磁阀11、风机12、纵向杆13、横向杆14、喷湿孔15、进气孔16、排气孔17、热敏电阻18、出雏盘19。
双层箱体1的底面夹水层厚5cm,四壁夹水层厚3cm,纵向杆13并排安装两根,距孵化室内层箱底10cm,用于支撑倾斜的蛋盘,横向杆14共五根,用活动卡安装在孵化室内箱两侧中心,最下层一根距内箱底33cm,每根依次相距12cm,支撑在蛋盘底面的凹口处,便于蛋盘左右转动翻蛋,蛋盘的一方与纵向杆13倾斜45°角,以便翻蛋时,用手按下蛋盘的一方,使之与纵向杆13成反向45°角。
出雏温室10底部有进气孔16、顶部有排气孔17,以利雏禽呼吸,出雏温室中出雏盘19平行放置。
风机12为两个,分别安装于孵化温室与出雏温室中,用于调节温室中温度,使热量分布均匀。热敏电阻18安装于孵化温室9和出雏温室10的底部夹层水中,用以测量水温。
参见图2,控温电路包括:整流器D、变压器T与电容器C2组成的电源,电位器W1~W10、电阻R4组成的温度预置电路,热敏电阻t°、电阻R1、R2、R3组成的温度检测电路,集成块LM324、电容器C1、继电器J1、发光二极管LED1、LED2、三极管S、电阻R8、R9组成的温度控制及显示电路,电磁阀ab、继电器J1组成的执行电路。控温电路为两套,分别对孵化温室9、出雏温室10进行自动换水恒温控制。电磁阀ab的两端与继电器J1的触点相连,并联于220V交流市电。W1~W10用于调节孵化温室和出雏温室的设定预置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其勋,未经韩其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9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