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纹眉机无效
申请号: | 93239947.9 | 申请日: | 199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明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国权 |
地址: | 台湾省屏东***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纹眉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纹眉机,尤其是一种针头不易脱落,驱动功率较小,具有分段开关及内藏式电池并具有导向式弯头可适用不同角度的纹眉机。
已知的纹眉机如图1所示:是利用一具有斜面的圆柱体010设于马达020的轴上,转动时,以其前端的斜面011迫使连杆030摆动,而连杆030的中心系固定于壳体上的转轴。连杆030一端连接一夹管040,夹管040前端再夹住针头050。夹管040是由两半圆形柱体041对合而成,并在中心处具有一针孔042,周沿用热缩套管043使两半圆柱体密合。使用时需将针头050插入针孔042中,换针时按相反步骤进行。开关为按钮式,设于纹眉机的末端。
上述纹眉机的针孔会逐渐扩大,使用多次后夹管无法夹牢针头,致使针头在运动中脱落而刺伤人体。再者,其驱动部分有斜面与连杆的压力,致使磨损较快,所需的驱动力大,容易产生卡住的现象。由于马达体积大,所以纹眉机壳体内只能装一马达,电源则需由外界供给,一般是用电池盒通过导线接至马达,而电池盒则放在操作者的衣袋中,颇为不便。就具操作性能来说,由于其前端为直线式的纹刺动作,欲进行斜侧面的纹刺时,需由操作者的手腕控制,完全靠经验保证。此外,由于马达位于纹眉机的后端,致使重心偏后,在操作时不甚稳定,再者,开关设置于壳体末端,除整体显得较为凸兀外,功能也只有开关一种,无法调整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纹眉机,其针头不易脱落;其驱动机构可以使驱动马力降低,从而减少马达体积和重量,并将电池装于壳体中,提高经济性和灵活性。此外使纹眉机改为弯头,便于操作;开关改为内藏式并具有多段式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经改进的纹眉机由壳体、后盖及驱动三部分组成。壳体是一个头部呈弯折状的管状体,且由两半对称的半管组合而成。驱动部分包括马达、一个凸轮和一个杠杆。杠杆一端与马达上的偏心凸轮相连,另一端设有针座。驱动部分的杠杆是一个弯角杠杆。该弯角杠杆一端设有针座,另一端设有凸轮凹槽。凸轮凹槽与马达的偏心凸轮相连。所说的针座是一个具有数个贯穿孔的凸缘或柱体,针座上还设有与前述凸缘或柱体相对应的另一组凸缘或柱体,且两者在针孔方向构成与针的直径相等或稍大的间隙。为便于操作者使用,壳体前端与壳体轴线呈一适合人体工程学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弯角杠杆后,马达通过凸轮驱动,可使针座产生前后摆动。另外装夹针体时,针体末端弯折90度处插入针座的贯穿孔中,针体则经过相邻凸缘或柱体之间,使针体受到限制,不易脱落。此外,改进的纹眉机前端为弯头,具有一适合人体工程学的角度,便于操作使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纹眉机传动易卡死、针头易脱落、耗费功率大及使用角度受限制等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纹眉机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构造图;
图2a是后半壳体主视图及其剖面图;
图2b是图2a的仰视图;
图2c是前半壳体主视图及其剖面图;
图2d是图2c的仰视图;
图3是头盖的构造图;
图3a是头盖的主视图;
图3b是头盖3a的俯视图;
图4是后盖的构造图;
图4a是后盖的总成图;
图4b是后盖;
图4c是插座;
图4d是电池弹片及弧形弹片;
图5是驱动机构图;
图5a是弯角杠杆;
图5b是偏心凸轮;
图5c是马达;
图5D是接合片;
图5E是固定弹簧片;
图6是针头安装示意图;
图7是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7a是弯角杠杆一端凸轮槽在下;
图7b是弯角杠杆一端凸轮槽在上;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明辉,未经胡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9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