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诱导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3240118.X | 申请日: | 199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03 |
发明(设计)人: | 武树云;李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树云;李再生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诱导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使气体通过浴槽的湿式除尘器。
工业锅炉和采暖锅炉燃煤排放的烟尘气造成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有的多种型式消烟除尘脱硫装置不能很好满足锅炉消烟除尘需要。例如普通干式旋风器除尘效率只有80%左右;多管旋风除尘器,其除尘效率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结构复杂,造价高,且不能脱硫。近年来湿法除尘装置得到推广,例如冲击式除尘器,或称冲激式除尘器。这种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其工艺过程是含尘气体进入设备后转弯向下冲击水面,尘料靠重力惯性力作用掉入水中,未被除去的较细尘粒随着被气体冲激形成的大量水滴进入两个导向叶片构成的S通道,尘粒被水滴粘附捕集,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水中,气体得到净化,泥浆从底部排放。这种装置的不足之处是:(1)对水位要求较严格,在水位波动或S通道两侧压差较大,气体进口侧液面较低时,气体不能充分激起水花,从而使除尘效率明显下降;(2)从底部阀门排入泥浆的同时还排出大量污水,既造成二次污染又使水位迅速下降,同时使除尘效率大幅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除尘效率高而操作可靠的湿法除尘装置,是对冲激式除尘器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S型通道的冲激式除尘器,箱体侧部为含尘气体入口,上部为净气出口,下部为集灰水箱,除尘器内部设有一个由上、下导向叶片组成的S型通道,所述的下导向叶片由左、右两块导向叶片构成,中间形成一条窄缝式喷溢口,该窄缝式喷溢口处于S型通道最窄横截面部位,喷射角指向气体流出方向。该喷射角,即喷射口中心线与S型通道最窄横截面夹角一般取25度-35度。
对现有冲激式除尘器的改进还包括将下排灰式集灰水箱改成在集灰水箱上口出灰,该集灰水箱出灰口置于除尘器的侧部。
本实用新型将原冲激式除尘器的S型通道改成由三块导向叶片按“品”字型方式构成的气相诱导通道,含尘气体通过该通道时在两侧形成的水位差成为液体给喷溢口喷溢的动力,从而增加液气比和水循环量,在气流诱导作用下形成大量泡沫层、雾沫层,气、液、固三相在泡沫层雾沫层中反复激烈作用,使含尘气体得以充分净化。“品”字型诱导导片结构的另一优点是当水位波动或气流通过S型通道压降较大而使气体进口侧液位面较低时,保证有足够的液气比,增大设备的操作弹性,维持较高的除尘效率。而现有冲击除法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气体不能充分激起水花,导致除尘效率明显下降。
下面就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图1是气体诱导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品”字形诱导导片截面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现有冲激式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气体诱导式除尘器左侧设有含尘气体入口1,上口为净气出口2,中央为“品”字形导片4构成的“S”型通道7,下部为集灰水箱5,隔板3将进,出气空间隔开,在净气出口2的下方气体通道中还设有除沫器8。“品”字形诱导导片4由上导片9、左导片11和右导片10组成。在左、右导片的交接处为一个窄缝式喷溢口6,该窄缝处于“S”型气体诱导通道7最窄截面A部位,喷射角为25度,拨向气体流出方向。
工作时含尘气体从入口1进入除尘器,流向“S”型通道,并在通道两侧形成水位差,以此为动力,一定量的水从喷射口6喷出,与含尘气流作用形成泡沫层和雾沫层,再经除沫器8除沫后排出净气。一个“S”型通道最窄截面高为70mm的设备,喷射口6的缝宽取5mm,喷射角25度,此时液气体积比可达千分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集灰水箱5不采用下排灰阀,而是在除尘器的侧部设置上排灰口12,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将沉于水箱底部的泥浆自上排灰口12排出。这一改进可克服下置排灰阀操作失灵,即只排污水,不排沉灰这一缺点,避免出现设备内水位迅速下降,影响除尘效率。改进后设备水位控制状况大有改善,由于操作过程只损失蒸发水和少量随沉灰带走的水份,所以用水量亦明显下降。
除沫器8按设备规格,可采用木格板或钢格板等。
图4为现有冲激式除尘器,其“S”型通道20及上导片22的形状与本实用新型相同,但下导片21为整体结构,中间 设有喷溢口,这样一旦“S”型通道入口处水位下降过大,就会失去“冲激”除尘效果,所以这种设备操作弹性低,并附有一套较复杂的控制水位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树云;李再生,未经武树云;李再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