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电子摇床无效
申请号: | 93240251.8 | 申请日: | 199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世 |
主分类号: | A47D9/02 | 分类号: | A47D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幼儿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用的电子摇床,尤指一种直流电子摇床。
摇床是用来看护婴幼儿的很受欢迎的家庭用品。它是由活动摇床和摇床支架组成,推动活动摇床使其在摇床支架间来回摆动,以例使婴幼儿感到舒适、快乐,最终能使其安稳的进入梦乡,显然,传统的摇床需要人工进行摇动,人一旦离开,摇床很快就停止摆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电子摇床,它采用了以可控制SCR作为控制元件的,以110V交流电源作为动力的电磁感应装置,可控硅SCR控制变压器中线圈的导通,以使铁心产生磁力,吸引或排斥设于床板下的永久磁铁,促使摇床来回摆动。
这种交流电子摇床在长时间的通电情况下容易发热,严重时可使摇床燃烧,易导致火灾,甚至酿成婴幼儿死亡的惨剧。
交流电源线一旦破损受潮,还会引起交流电短路而走火或导致触电的危险。此外,现行的电子摇床是用可控硅SCR控制交流电的通断,其缺点是触发导通不稳,摇床摇动也会不平稳,从而使婴幼儿睡觉不安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摆动稳定的婴幼儿直流电子摇床,以克服现行的交流电子摇床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与实施例可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框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它由摇床支架1、活动摇床2,直流电磁感应装置3和永久磁铁M组成。其中直流电磁感应装置3包括直流电源E,电磁感应电路31、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32和放大电路33,其中直流电源E分别向电磁感应电路31、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32、放大电路33提供直流电压,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32在得到直流电源E输出的直流电压后,输出一脉冲信号,经放大电路33放大输入到电磁感应电路31,使活动摇床2摇动,此时,直流电磁感应装置3与上述的永久磁铁M相对运动而产生一感应电压,并输入到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2中。
上述的电磁感应电路31包括变压器T、稳压器ZD1、电阻R4、R5和电容C3,变压器T中初级线圈TR1一端与直流电源E中+12V端联接,另一端与放大电路33的输出端相联,而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TR2一端经R5与并联的ZR1、R4、C3一端联接,同时接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32的输入端,次级线圈TR2另一端接地,ZD1、R4、C3并联的另一端亦接地。
上述的单稳态多谐振荡电路32包括单稳态多谐振荡集成电路IC、可变电阻VR、稳压管ZR2、电容C1、C2、电阻R2、R6、R7,IC7脚经ZD2、R7接直流电源E+12V端、14脚经R7接E的+12V端1脚经R2VR接E的+5V端,3脚经放大电路33接电磁感应电路31的输入端,12脚与电磁感应电路31的输入端联接,此外,1脚经C1接2脚,9脚经R6接E+5V端,10脚经C2接9脚。
上述的放大电路33中两个晶体三极管Q1、Q2、二极管D2、限流电阻R1组成达灵顿功率放大电路。
直流电源E可输出+12V、+5V、-12V直流电压。
现结合图1、图2、图3说明其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摇床2利用挂链22挂于摇床支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世,未经陈金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