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设施送风除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0400.6 | 申请日: | 199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13 |
发明(设计)人: | 石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设施 送风 除湿 装置 | ||
一种地下设施送风除湿装置,它属于建筑物环境调控设备,可用于各种建筑物的通风,特别适用于如地下通道、地下室等湿度较大环境的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如礼堂、体育馆所、或是各种厅堂等,都需要进行人工通风调温。而对于地下建筑设施,如地下室、地铁通道等,还需要保持如氧气浓度,降低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除湿等。在夏季,由于外界的相对湿度高,气温也高,就使得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很大。而对建筑物送风并降低温度时,就会使相对湿度达到100%,不能满足空调通风的要求。特别是在地下建筑中,还有排湿的要求,以排出地下湿气。而现在已有的空调送风设备,一般都不能除湿。对于要求高的建筑设施,也多采用使用干燥剂吸附水份。这种方法成本高,需定时更换再生干燥剂,增加了运行、维护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地下设施通风除湿装置,它不使用干燥剂等,可以连续运行,并使送入空气的湿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有进风风机1、排风风机2、制冷散热器3、制冷热交换器4、制冷压缩机5,制冷散热器3装于建筑物外,其特征在于:有三流换热器6,三流换热器6分为换热腔7和除湿腔8,在换热腔7中有进风冷却盘管9和进风加热盘管10,制冷热交换器4装在除湿腔8中,在除湿腔8下部有集水排水口11,进风风机1与冷却盘管9的入口相连,冷却盘管9的出口通入除湿腔8中,除湿腔8下部与进风加热盘管10相连,而进风加热盘管10的出口为送风口,排风风机2的输出口与换热腔7靠近除湿腔8端的部位相通,换热腔7的另一端与建筑物外相通,为排风口。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界的高温高湿空气由进风风机1输送,进入到三流换热器6换热腔7中的进风冷却盘管9中。与由排风风机2抽出的、低氧和高有害气体含量的建筑物内混浊空气在换热腔7中进行热交换。由于建筑物内空气温度基本为设定的常温,因此可以吸收进风热量,使之降到接近建筑物内常温。降温后的进风空气进入除湿腔8中。在除湿腔8中有制冷热交换器4,当降温到接近设定温度的进风空气进入后,被进一步冷却。由于进风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分处于过饱和状态,在除湿腔8中凝结成水,流到下部,被从排水口11排出。处于低温的相对湿度为100%的进风空气从除湿腔8下部进入到换热腔7中的进风加热盘管10中。在进风加热盘管10中与排风进行热交换,吸收排风的热量(排风从进风冷却盘管9吸收热量)。使温度回升,在达到控制设定温度时送入建筑物内,由于温度回升,使相对湿度降低。满足了通风进风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温凝结除湿的方法,把进风空气温度降低到所需的设定温度以下,使之冷凝除去多余的水份,达到除湿的目的。所需要的进风湿度可以通过进风设定温度和除湿腔冷凝温度的差值来控制。温差越大,得到的相对湿度越小。使用排风和进风除湿前与除湿后两次进行热交换,使得空调制冷能量消耗很少。而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然连续除湿,无干燥剂的消耗,也无运行期的管理维护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散热器3、制冷热交换器4和制冷压缩机5可以使用普通分体式空调的结构,还可以直接用其改装,本实用新型无特殊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三流换热器6换热腔7中的进风冷却盘管9最好水平放置,使管道轴线在一个水平面内。在进风湿度高时,其中的一些水份在冷却盘管9中就可能凝结,这样的结构容易使凝结的水份被进风气流带入除湿腔8中排出。进风冷却盘管9和进风加热盘管10可以平行排列,两者间有排风通道,还可以使两者直接接触,用传热金属连接,直接进行热交换。进风加热盘管10可以短于进风冷却盘管9。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进风风机1和排风风机2可以使用普通离心式风机,也可以使用普通轴流式风机,本实用新型无特殊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散热器3可以放置于建筑物外的排风口处,使用排口对其冷却,加强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未经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流式塑料真空多屏保温瓶胆
- 下一篇:转动轴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