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3240546.0 | 申请日: | 1993-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荆州减速机厂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机电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减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减速器,可用于输入与输出构件之间的减速传动。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的《机械工程手册》六卷第三十二篇第四节渐开线齿轮的行星传动结构设计可知,行星减速器一般包括输入、输出构件、在输入、输出构件之间设有构成减速传动的太阳轮、内齿轮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并同时与其相啮合的行星轮,行星架使行星轮均布在太阳轮与内齿轮之间的圆周上,在该类行星减速器中,输出轴与行星架被制成实质上的一个整体,即将行星架端部延长出足够的长度,充当输出轴,行星架本身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且工艺要求较高,将输出轴和行星架制成一体不仅加大了行星架的体积和重量,而且由于充当输出轴的部分要加工出轴承位及内、外配合面,这就更增加了行星架的加工难度,使一般无专用设备的生产厂家难于达到加工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并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星减速器,它可以降低行星架的加工工艺难度,使其在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也可加工。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减速器,包括输入、输出构件,在输入、输出构件之间设有构成减速传动的太阳轮、内齿轮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并同时与其相啮合的行星轮,行星架使行星轮均布在太阳轮与内齿轮之间的圆周上,其特殊之处在于:输出构件由输出轴和行星架联接而成,且行星架端部有一个延伸端,该延伸端镶插在输出轴的孔内。
由于行星架与输出轴为可分的两部分,这样行星架端部的延伸端只需留出能使输出轴周向定位且能平衡弯矩的长度即可,而输出轴则可单独加工完后再与行星架联接在一起,因此避免了将所有加工要求集中在行星架上,从而降低了行星架加工的工艺难度,使得在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也可加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示意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由附图所示,该行星传动装置设有两级行星轮系,两内齿轮5、11可加工成型后嵌装在箱体4上,也可直接在箱体4上加工,各级行星轮6、12都由安装在行星轮轴8、14上的轴承7、13支承,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是一对单列向心圆柱滚子轴承,高速级太阳轮18通过双齿联轴器15与输入轴16联接,低速级太阳轮20又通过双齿轮联轴器10与高速级的行星架17相联接,这样便构成了低速太阳轮浮动,高速行星架与太阳轮同时浮动的均载机构,低速级行星架19通过弹性衬套9支承行星轮轴8,防止行星架19或行星轮轴8磨损过快,并能起缓冲振动的作用,使运动的输出平稳,弹性衬套9最好由耐热及耐磨性能较均衡的材料聚甲醛制成,输出构件2由输出轴1和行星架19联接而成,二者可通过螺栓21联接,行星架19端部有一个延伸端3,该延伸端3镶插在输出轴1的孔22内,插入的长度必须足够长,如:50~80mm,以保证输出轴1的周向定位,并能承受一定的弯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荆州减速机厂,未经湖北荆州减速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